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刑事辨认程序研究

目录第1-6页
Contents第6-8页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引言第12-13页
一、刑事辨认界说第13-22页
 (一) 刑事辨认的概念与特点第13-16页
  1、刑事辨认概念的界定第13-14页
  2、刑事辨认的特点分析第14-16页
 (二) 刑事辨认的原理探究第16-19页
  1、同一认定原理第16-18页
  2、有限理性原理第18-19页
  3、认知心理学原理第19页
 (三) 刑事辩认的分类及意义第19-22页
  1、审前辨认与当庭辨认第19-20页
  2、公权力部门组织的辨认与律师组织的辨认第20页
  3、寻查辨认与认定辨认第20-21页
  4、公开辨认与秘密辨认第21页
  5、被害人辨认、证人辨认与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辨认第21-22页
二、刑事辨认程序的实施运行研究第22-36页
 (一) 刑事辨认启动程序研究第22页
  1、辨认审批主体的确定第22页
  2、辨认启动规则的构建第22页
 (二) 刑事辨认的准备程序研究第22-26页
  1、辨认准备主体的确定第22-23页
  2、辨认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第23页
  3、辨认准备规则的构建第23-25页
  4、陪衬对象挑选的要求第25-26页
 (三) 刑事辨认的实施程序研究第26-31页
  1、辨认主持者的确定第26-27页
  2、辨认实施方式的选取第27页
  3、辨认实施规则的构建第27-31页
 (四) 刑事辨认的结束程序研究第31-36页
  1、辨认笔求制作的要求第31页
  2、辨认结论的证据资格问题第31-33页
  3、辨认结论的可信度审查第33-35页
  4、辨认结论的证明力评析第35-36页
三、我国刑事辨认程序的完善第36-48页
 (一) 目前我国辨认程序存在的缺陷第36-40页
  1、目前我国辨认程序立法方面存在的缺陷第36-37页
  2、我国辨认程序在实际操作中的缺陷第37-39页
  3、我国辨认程序在审批监督中的不足第39-40页
 (二) 善我国刑事辨认程序的原则第40-41页
  1、程序法治原则第40页
  2、程序公正原则第40-41页
  3、程序效率原则第41页
 (三) 我国刑事辨认程序的完善第41-48页
  1、通过立法明确辨认作为法定证据调查措施的地位第41页
  2、强化刑事辨认的审批监督第41-42页
  3、完善辨认规则以及相应的配套程序第42-44页
  4、加强刑事辨认程序中对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保护第44-46页
  5、健全刑事辨认结论的审查机制第46-48页
结论第48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1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51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个人简况第53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一事不再理研究
下一篇:论刑事证据裁判原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