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引言 | 第15-16页 |
一、一事不再理的价值分析 | 第16-19页 |
(一) 一事不再理的历史渊源 | 第16页 |
(二) 一事不再理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(三) 一事不再理的价值功能 | 第17-19页 |
1、有利于及时的终结诉讼,保障社会秩序的稳定 | 第17-18页 |
2、有利于节约诉讼成本,提高诉讼效率 | 第18页 |
3、有利于维护法院的权威和司法尊严 | 第18-19页 |
二、一事不再理与相关诉讼理论的关系 | 第19-27页 |
(一) 一事不再理与禁止重复起诉 | 第19-22页 |
1、禁止重复起诉的法理依据 | 第19页 |
2、重复起诉的判断标准 | 第19-21页 |
3、禁止重复起诉的扩大 | 第21-22页 |
4、一事不再理与禁止重复起诉的关系 | 第22页 |
(二) 一事不再理与既判力 | 第22-27页 |
1、既判力的含义 | 第22页 |
2、既判力的法理依据 | 第22-23页 |
3、既判力的范围 | 第23-26页 |
4、一事不再理与既判力的关系 | 第26-27页 |
三、一事不再理比较研究 | 第27-33页 |
(一) 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 | 第27-29页 |
1、历史渊源及发展 | 第27页 |
2、大陆法系中“一事”的界定 | 第27-28页 |
3、一事不再理的例外 | 第28-29页 |
(二) 英美法系的一事不再理 | 第29-31页 |
1、历史渊源及发展 | 第29-30页 |
2、英美法系中“一事”的界定 | 第30-31页 |
3、一事不再理的例外 | 第31页 |
(三) 两大法系的异同及原因 | 第31-33页 |
1、相同点及其原因 | 第31-32页 |
2、相异点及原因 | 第32-33页 |
四、我国一事不再理的现状及完善 | 第33-45页 |
(一) 我国一事不再理的现状 | 第33-35页 |
1、立法规定不全面 | 第33页 |
2、对诉讼标的的界定不统一 | 第33-35页 |
(二) 原因分析 | 第35-37页 |
1、观念上的原因 | 第35-36页 |
2、实践,中的原因 | 第36-37页 |
(三) 确立一事不再理制度的必要性 | 第37-38页 |
1、法国际化的需要 | 第37-38页 |
2、确立司法权威的需要 | 第38页 |
(四) 一事不再理制度在我国的可行性 | 第38-39页 |
1、公理性制度普遍适用性 | 第38-39页 |
2、人权理论的深入 | 第39页 |
3、诉讼理论以及裁判结果趋向成熟 | 第39页 |
4、理论研究的深入 | 第39页 |
(五) 一事不再理在我国的制度设计 | 第39-42页 |
1、诉讼系属效力 | 第40-41页 |
2、既决案件效力 | 第41-42页 |
(六) 完善相关配套制度 | 第42-45页 |
1、建立案例指导制度,以“比附”的方式指导一事不再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| 第42页 |
2、限制再审制度的应用,提高判决的既判效力 | 第42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47页 |
参考政策法规 | 第47-48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48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个人简况 | 第50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