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TinyOS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工程价值 | 第9-11页 |
·国内外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进展 | 第11-12页 |
·本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本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| 第14-24页 |
·无线网络 | 第14-17页 |
·蜂窝网络 | 第14-15页 |
·无线局域网 | 第15页 |
·Ad Hoc 网络 | 第15-17页 |
·移动 Ad Hoc 网络与无线传感器网络 | 第17-21页 |
·Ad Hoc 网络多跳原理 | 第17-18页 |
·移动 Ad Hoc 网络 | 第18-19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 | 第19-21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与移动 Ad Hoc 网络差异 | 第21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| 第21-24页 |
·网络参考模型 | 第21-22页 |
·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无线传感器节点 | 第24-36页 |
·节点结构 | 第24-32页 |
·执行模块 | 第25页 |
·传感器模块 | 第25-26页 |
·处理器模块 | 第26-29页 |
·通信模块 | 第29-31页 |
·能量供应模块 | 第31-32页 |
·常见节点 | 第32-34页 |
·Mica 系列 | 第32-33页 |
·GAINS3 | 第33-34页 |
·节点设计构想 | 第34-36页 |
·应用背景 | 第34页 |
·芯片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节能策略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ZigBee 协议 | 第36-45页 |
·短距离通信协议比较 | 第36-37页 |
·ZigBee 协议栈 | 第37-41页 |
·物理层 | 第38-39页 |
·媒体访问控制层 | 第39页 |
·网络层 | 第39-40页 |
·应用层框架 | 第40-41页 |
·ZigBee 协议栈中数据流 | 第41-44页 |
·设备入网 | 第41-42页 |
·设备绑定 | 第42-43页 |
·数据收发操作 | 第43-44页 |
·ZigBee 协议节能机制分析 | 第44-45页 |
第5章 TinyOS | 第45-60页 |
·TinyOS 操作系统 | 第45-53页 |
·轻量线程 | 第45-47页 |
·主动消息 | 第47-49页 |
·事件驱动模式 | 第49-50页 |
·基于组件编程 | 第50-51页 |
·硬件抽象层 | 第51-53页 |
·并发模型 | 第53页 |
·nesC 语言 | 第53-57页 |
·接口 | 第54-55页 |
·组件 | 第55-56页 |
·属性申明 | 第56-57页 |
·nesC 程序开发平台 | 第57-58页 |
·cygwin | 第57页 |
·eclipse | 第57-58页 |
·TinyOS 协议栈 | 第58-60页 |
第6章 ZigBee 协议的 MAC 层模拟 | 第60-75页 |
·主动消息数据结构 | 第60-62页 |
·类型定义 | 第60-61页 |
·数据结构 | 第61-62页 |
·ZigBee 协议 MAC 层 | 第62页 |
·实现机制 | 第62-72页 |
·TOSSIM | 第63页 |
·模拟程序 | 第63-72页 |
·模拟结果分析 | 第72-75页 |
第7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75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作者在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