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3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与框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2 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的理论分析 | 第13-21页 |
·公司治理的框架 | 第13-16页 |
·公司治理的含义 | 第13-15页 |
·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 | 第15页 |
·我国公司内部治理的构成 | 第15-16页 |
·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 | 第16-19页 |
·盈余管理的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机 | 第17-19页 |
·公司内部治理与盈余管理的同源性 | 第19-21页 |
·委托代理引发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·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均源于委托代理 | 第20-21页 |
3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联度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 | 第21-22页 |
·股权集中度高 | 第21-22页 |
·国有股比重大 | 第22页 |
·董事会与盈余管理 | 第22-23页 |
·监事会与盈余管理 | 第23-24页 |
·经理层与盈余管理 | 第24页 |
4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| 第24-34页 |
·研究假设 | 第24-26页 |
·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| 第26页 |
·变量描述 | 第26-27页 |
·被解释变量 | 第26页 |
·解释变量 | 第26-27页 |
·控制变量定义 | 第27页 |
·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的选择 | 第27-30页 |
·盈余管理计量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模型设计 | 第29-30页 |
·实证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回归结果与分析 | 第31-34页 |
5 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| 第34-38页 |
·降低股权集中度,优化股权结构 | 第34页 |
·强化董事会的决策职能 | 第34-35页 |
·强化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| 第35-36页 |
·完善经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| 第36页 |
·优化上市公司外部环境 | 第36-38页 |
·积极培育经理人市场,选聘合格的经理人 | 第36-37页 |
·完善证券市场的监管,加强证券监管力度 | 第37-38页 |
结论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