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前言 | 第8-11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(二)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1、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2、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三)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0-11页 |
1、研究思路 | 第10页 |
2、研究框架 | 第10-11页 |
一、兰州地区铁路毒品犯罪现状分析 | 第11-18页 |
(一)基本情况 | 第11-12页 |
(二)犯罪类型 | 第12-13页 |
(三)主要特点 | 第13-18页 |
1、涉毒犯罪人员以男性为主,女性参与成为一大特点 | 第13-14页 |
2、铁路涉毒人员中年化 | 第14页 |
3、铁路涉毒案件民族特点显著 | 第14-15页 |
4、铁路涉毒案件的区域分布 | 第15-16页 |
5、铁路毒品的种类不断翻新 | 第16-18页 |
二、兰州地区铁路毒品犯罪的成因分析 | 第18-25页 |
(一)历史、地理环境因素 | 第18-19页 |
1、历史因素 | 第18页 |
2、地理环境因素 | 第18-19页 |
(二)经济、人文社会因素 | 第19-20页 |
1、经济因素 | 第19-20页 |
2、人文因素 | 第20页 |
(三)利益、需求因素 | 第20-22页 |
1、利益驱动 | 第21页 |
2、需求增长 | 第21-22页 |
(四)立法、执法不足因素 | 第22-25页 |
1、立法方面的不足 | 第22-23页 |
2、执法方面的不足 | 第23-25页 |
三、兰州铁检起诉毒品犯罪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| 第25-34页 |
(一)被告人口供不实的问题 | 第25-26页 |
(二)共同犯罪分案起诉问题 | 第26-28页 |
1、难以查清毒品共同犯罪的全案事实 | 第27页 |
2、难以区分、查清不同被告人在毒品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与作用 | 第27-28页 |
(三)审理阶段补证补查困难 | 第28-30页 |
1、侦查中证据收集不规范 | 第29页 |
2、侦查中证据收集不够全面 | 第29-30页 |
(四)定性与定罪量刑问题突出 | 第30-34页 |
1、人为因素造成的定性定量不规范 | 第30-31页 |
2、毒品含量的鉴定没有法律强制性的要求 | 第31-34页 |
四、兰州地区打击铁路毒品犯罪的对策建议 | 第34-41页 |
(一)强化证据规则在毒品犯罪案件口供运用中的作用 | 第34-37页 |
1、口供的双重属性是强化证据规则的基础 | 第34页 |
2、口供运用的立法缺失是强化证据规则的客观要求 | 第34-36页 |
3、强化证据规则在口供运用中的具体要求 | 第36-37页 |
(二)完善毒品犯罪共同犯罪的诉讼机制 | 第37-38页 |
1、分情况进行撤回起诉或并案审理 | 第37页 |
2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| 第37-38页 |
(三)规范毒品犯罪案件侦查中证据的收集 | 第38页 |
1、统一证据收集规范 | 第38页 |
2、建立定期的分析交流机制 | 第38页 |
(四)完善毒品犯罪案件的定性及定罪量刑 | 第38-41页 |
1、规范毒品定性定量分析工作 | 第38-39页 |
2、对涉案毒品的含量成分进行强制性分析鉴定 | 第39页 |
3、完善毒品刑罚数量认定方面的法律法规 | 第39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