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IMO技术在GSM-R高速铁路通信中的应用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| ·MIMO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MIMO系统的特点 | 第10-11页 |
| ·MIMO系统的分集和复用 | 第11-12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第2章 无线MIMO信道模型 | 第13-30页 |
| ·无线信道特点 | 第13-25页 |
| ·信道建模的重要性 | 第13-14页 |
| ·无线信道分析 | 第14-20页 |
| ·移动信道模型 | 第20-25页 |
| ·MIMO信道 | 第25-30页 |
| ·信道模型 | 第25-27页 |
| ·信道特性和参数 | 第27-28页 |
| ·已有可参考的信道模型 | 第28-30页 |
| 第3章 对通信质量的改善 | 第30-40页 |
| ·空间分集 | 第30-34页 |
| ·分集增益 | 第30-31页 |
| ·接收分集 | 第31-32页 |
| ·发射分集 | 第32-34页 |
| ·空时编码 | 第34-40页 |
| ·空时信号模型 | 第34-36页 |
| ·空时格码 | 第36-37页 |
| ·空时分组码 | 第37-40页 |
| 第4章 系统建模与仿真 | 第40-51页 |
| ·Alamouti发射分集方案 | 第40-43页 |
| ·系统框图 | 第43-44页 |
| ·simulink模型 | 第44-51页 |
| ·空时编码模块 | 第46页 |
| ·信道模块 | 第46-48页 |
| ·信号合并模块 | 第48-49页 |
| ·最大似然检测模块 | 第49-51页 |
| 第5章 仿真结果 | 第51-60页 |
| ·两天线分集(G2编码) | 第51-52页 |
| ·三天线分集 | 第52-54页 |
| ·G3编码 | 第52-53页 |
| ·H3编码 | 第53-54页 |
| ·四天线分集 | 第54-56页 |
| ·G4编码 | 第54-55页 |
| ·H4编码 | 第55-56页 |
| ·对比分析 | 第56-58页 |
| ·不同移动速率对比 | 第58页 |
| ·对多径的抑制 | 第58-60页 |
| 结论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