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1页 |
第一部分 生育权概述 | 第11-23页 |
一、生育权的历史沿革 | 第11-14页 |
(一) 自然生育阶段 | 第11-12页 |
(二) 生育义务阶段 | 第12-13页 |
(三) 生育权利阶段 | 第13-14页 |
二、生育权的定义 | 第14-17页 |
(一) 国际社会对生育权的普遍定义 | 第14-15页 |
(二) 我国法律对生育权的界定 | 第15-16页 |
(三) 生育权的概念应然 | 第16-17页 |
三、生育权的性质 | 第17-21页 |
(一) 生育权是私权 | 第17-19页 |
(二) 生育权是人格权 | 第19-20页 |
(三) 生育权是自由权 | 第20-21页 |
四、生育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(一) 生育权——人权的重要内容 | 第21页 |
(二) 生育权与相关人身权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第二部分 生育权的主体 | 第23-32页 |
一、生育权主体的一般概述 | 第23-24页 |
(一) 自然人享有生育权 | 第23页 |
(二) 最主要的生育权主体——婚姻关系中的夫妻 | 第23-24页 |
二、人工生育中的主体及其相关问题探讨 | 第24-29页 |
(一) 人工授精 | 第24-27页 |
(二) 代孕相关问题的思考 | 第27-29页 |
三、几类特殊民事主体的生育权 | 第29-32页 |
(一) 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刑事被告人并未被剥夺生育权 | 第29-30页 |
(二) 死刑犯的生育权问题 | 第30-32页 |
第三部分、生育权的内容及其限制 | 第32-41页 |
一、生育权的内容 | 第32-36页 |
(一) 不生育的自由 | 第32页 |
(二) 生育的自由 | 第32-35页 |
(三) 生育知情机 | 第35-36页 |
(四) 生育隐私权 | 第36页 |
二、生育权的限制 | 第36-41页 |
(一) 生育权限制与生命权问题 | 第36-37页 |
(二) 生育权限制的法律理论基础 | 第37-39页 |
(三) 生育权限制的具体内容 | 第39-41页 |
第四部分 生育权的实现、侵权与救济 | 第41-46页 |
一、生育权实现的要素 | 第41-42页 |
二、生育权的侵权与救济 | 第42-46页 |
(一) 第三人侵害生育权 | 第42-43页 |
(二) 配偶间生育权的侵害 | 第43-46页 |
第五部分 我国生育权的立法完善 | 第46-50页 |
一、对我国法律法规有关生育权规定的考察评价 | 第46-47页 |
二、我国生育权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 | 第47-50页 |
(一) 总体思路 | 第47页 |
(二) 《民法典亲属编》中专设生育一章的建议 | 第47-49页 |
(三) 补充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》的建议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