赤霉素对深休眠草莓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.文献综述 | 第8-21页 |
·草莓植物学特性 | 第8-9页 |
·世界草莓生产发展状况 | 第9-10页 |
·中国草莓发展状况 | 第10-13页 |
·中国草莓栽培形式 | 第11-12页 |
·中国草莓栽培的品种 | 第12页 |
·中国草莓产量 | 第12页 |
·重庆草莓发展状况 | 第12-13页 |
·草莓休眠 | 第13-15页 |
·草莓休眠特点 | 第14页 |
·草莓休眠的生理基础 | 第14页 |
·影响草莓休眠的外在因素 | 第14页 |
·草莓休眠的抑制或打破 | 第14-15页 |
·达赛莱克特草莓品种简介 | 第15-16页 |
·早熟性 | 第15页 |
·生长势 | 第15页 |
·丰产性 | 第15页 |
·抗病性 | 第15-16页 |
·市场前景 | 第16页 |
·用途及栽培形式 | 第16页 |
·达赛莱克特草莓品种与其它主栽品种比较 | 第16页 |
·赤霉素简介 | 第16-21页 |
·几个概念 | 第16-17页 |
·赤霉素类的发现和化学结构 | 第17页 |
·赤霉素类代谢和运输 | 第17-18页 |
·赤霉素的生理作用 | 第18-19页 |
·赤霉素的作用机理 | 第19页 |
·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草莓上应用 | 第19-21页 |
2.引言 | 第21-22页 |
3.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5页 |
·试验地点 | 第22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2页 |
·试验品种 | 第22页 |
·供试赤霉素 | 第22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22-24页 |
·田间试验设计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扣棚保温后一周内温度变化 | 第24页 |
·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 | 第24页 |
·田间管理 | 第24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24-25页 |
4.结果分析 | 第25-45页 |
·不同赤霉素浓度对草莓生长影响 | 第25-37页 |
·不同赤霉素浓度对草莓株高影响 | 第25-27页 |
·不同赤霉素浓度对草莓叶柄长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不同赤霉素浓度对草莓叶面积影响 | 第28-30页 |
·不同赤霉素浓度对草莓花期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不同赤霉素浓度对草莓产量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不同赤霉素浓度对草莓品质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各个指标相关性分析 | 第34页 |
·不同赤霉素浓度处理各指标主成分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生长发育影响 | 第37-39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株高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叶面积影响 | 第38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叶柄长影响 | 第38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初花期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平均单果重影响 | 第39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品质影响 | 第39-45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VC影响 | 第40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影响 | 第40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还原糖影响 | 第40-41页 |
·处理次数对草莓滴定酸影响 | 第41页 |
·处理次数对各指标影响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赤霉素浓度和处理次数对草莓生长与结果主成分分析 | 第42-45页 |
5.讨论 | 第45-47页 |
·不同浓度和次数赤霉素对草莓营养生长影响 | 第45页 |
·不同浓度和次数赤霉素对草莓生殖生长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不同浓度和次数赤霉素处理对草莓品质影响 | 第46页 |
·不同浓度赤霉素处理对露地草莓影响 | 第46页 |
·赤霉素处理后草莓施肥技术 | 第46页 |
·赤霉素应用技术 | 第46-47页 |
6.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