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9-20页 |
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1页 |
2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| 第11-18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 | 第13-18页 |
·关于失地农民的规模研究 | 第13页 |
·关于农民失地的原因 | 第13-14页 |
·关于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 | 第14-16页 |
·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构 | 第16-17页 |
·小结 | 第17-18页 |
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流失现状 | 第20-24页 |
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流失调查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征地前后耕地拥有情况 | 第20页 |
·征地前后收入消费情况 | 第20页 |
·失地劳动力就业情况 | 第20-21页 |
2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的现状 | 第21-24页 |
·征地补偿费低,部分发放不及时、不到位 | 第21-22页 |
·劳动力就业难,赋闲在家待业的劳动力大量增加 | 第22页 |
·征地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下降,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| 第22-23页 |
·种植业生产成本提高,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4-33页 |
1 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缺陷 | 第24-26页 |
·农地产权主体不独立,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位 | 第24-25页 |
·农村土地发展权从集体土地所有权中分离 | 第25-26页 |
·农地的转让权残缺 | 第26页 |
·政府职能严重越位 | 第26页 |
2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 | 第26-30页 |
·农地征收范围的界定不够明确 | 第27-28页 |
·征地补偿标准过低、补偿方式单一 | 第28-29页 |
·乡、村集体截流太多 | 第29页 |
·土地征用程序的不规范 | 第29-30页 |
3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| 第30-33页 |
·目前各地几乎还没有真正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| 第31页 |
·土地征用补偿往往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| 第31页 |
·制度的安全性不够 | 第31-32页 |
·保障方式单一,水平过低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保障失地农民土地权益的经济学分析 | 第33-39页 |
1 土地征用过程中的利益主体 | 第33页 |
2 从地方政府角度分析 | 第33-36页 |
·政府征用土地的成本 | 第34页 |
·政府征用土地的收益 | 第34-35页 |
·政府征用土地的偏好分析 | 第35-36页 |
3 从开发商角度分析 | 第36-37页 |
4 从失地农民自身角度分析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对策 | 第39-50页 |
1 完善现行征地制度 | 第39-40页 |
·加强征地管理 | 第39页 |
·规范征地行为 | 第39页 |
·提高补偿标准 | 第39-40页 |
·加大监督力度 | 第40页 |
·建立表达机制 | 第40页 |
2 改革农地产权制度 | 第40-43页 |
·改革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要考虑路径依赖 | 第41页 |
·改革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要注意两种模式的使用和配合 | 第41-43页 |
3 创新农地流转制度 | 第43-44页 |
4 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| 第44-50页 |
·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| 第44-46页 |
·土地保障的替代物即货币安置和招工安置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| 第44-45页 |
·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是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之一 | 第45-46页 |
·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| 第46-50页 |
·政府发挥主导作用,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| 第46页 |
·建立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| 第46页 |
·建立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 | 第46-47页 |
·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 | 第47-48页 |
·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 | 第48页 |
·加强失地农民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,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