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音乐论文--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--中国民族器乐论文--弓弦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--二胡、高胡论文

中国二胡教材综述与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前言第6-9页
第一章 二胡教材的萌芽第9-12页
 第一节 概述第9-10页
 第二节 周少梅与《国乐讲义》第10-12页
第二章 二胡教材的初创与成形第12-22页
 第一节 20世纪30年代—二胡教材的初创第12-16页
  一 概述第12页
  二 一代宗师刘天华第12-15页
  三 结语第15-16页
 第二节 20世纪40年代—二胡教材的成形第16-22页
  一 概述第16-17页
  二 陈振铎与《怎样习奏二胡》第17-18页
  三 储师竹与《国乐》第18页
  四 俞鹏与《南胡练习曲集》第18-20页
  五 结语第20-22页
第三章 二胡教材的发展、萧条、复苏与成熟第22-33页
 第一节 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叶—二胡教材的发展第22-27页
  一 概述第22页
  二 阿炳与《阿炳曲集》第22-23页
  三 张韶与《二胡广播讲座》第23-24页
  四 结语第24-27页
 第二节 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—二胡教材的萧条与复苏第27-29页
  一 概述第27页
  二 文革后期二胡教材建设的复苏第27-29页
 第三节 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—二胡教材的成熟第29-33页
  一 概述第29页
  二 本时期的二胡教材代表作第29-31页
  三 结语第31-33页
第四章 二胡教材的多元化第33-37页
 第一节 概述第33页
 第二节 赵寒阳二胡教材系列第33-35页
 第三节 考级系列及其它第35-36页
 第四节 结语第36-37页
第五章 二胡教材近百年发展总论第37-46页
 第一节 二胡教材发展脉络第37页
 第二节 二胡教材发展的一般特征第37-39页
 第三节 二胡教材发展的独特之处第39-41页
 第四节 二胡教材发展的缺陷与不足第41-43页
 第五节 关于新时期二胡教材的建设与建议第43-46页
附录 各时期主要二胡教材一览第46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含桥联复杂系统的Bayes可靠性分析及Bayes统计决策问题中的几个结论
下一篇:句容市五种农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