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6页 |
| 引言 | 第6-8页 |
| 一、《说文》建筑词概貌 | 第8-13页 |
| (一) 《说文》建筑词的界定 | 第8页 |
| (二) 《说文》建筑词的总体状况 | 第8-13页 |
| 二、《说文》建筑词的分类及阐释 | 第13-33页 |
| (一) 反映建筑材料及建筑工具的词 | 第13-16页 |
| (二) 反映建筑构件的词 | 第16-20页 |
| (三) 反映建筑形式的词 | 第20-22页 |
| (四) 反映建筑类型的词 | 第22-27页 |
| (五) 与建筑有关的表示人的某些行为方式、生活状态及心理体验的词 | 第27-28页 |
| (六) 反映建筑空间不同部位和状态的词 | 第28-30页 |
| (七) 反映建筑布局的词 | 第30-31页 |
| (八) 反映建筑空间隔断的词 | 第31-32页 |
| (九) 与建筑的防潮及装饰有关的词 | 第32-33页 |
| 三、《说文》建筑词中所反映出的文化特征 | 第33-43页 |
| (一) “天人合一”的宇宙观 | 第33-34页 |
| (二) 严格的礼制要求下的森严的等级制度 | 第34-36页 |
| (三) 灵魂不死观念与祖先崇拜意识 | 第36-38页 |
| (四) 崇尚对称的审美特征 | 第38-39页 |
| (五) 中国人封闭、含蓄、内倾的性格特征的体现 | 第39-41页 |
| (六) 注重血缘伦理关系,聚族而居的社会组织形态的反映 | 第41-43页 |
| 结语 | 第43-44页 |
| 注释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| 致 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