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5页 |
第一节 客观分析常州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| 第10-13页 |
第二节 寻找问题解决的一条新思路 | 第13页 |
第三节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| 第13-14页 |
第四节 在行动中展开研究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26页 |
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5页 |
第二节 优秀教师人才引进的意义和价值 | 第15-19页 |
第三节 国外优秀教师人才流动的状况 | 第19-21页 |
第四节 国内优秀教师人才流动的状况 | 第21-26页 |
第三章 常州地区优秀教师人才引进的现行政策 | 第26-37页 |
第一节 常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 | 第26-27页 |
第二节 《常州市人才开发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》的补充规定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江苏省引进优秀人才工作实施办法 | 第29-32页 |
第四节 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人才规定的通知 | 第32-34页 |
第五节 常州市引进高层次优秀教育人才暂行办法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全面认识常州地区优秀教师人才引进工作的积极效能 | 第37-45页 |
第一节 有效缓解常州地区部分学科的教师紧缺的窘境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引进优秀教师有积极的专业可持续发展动力 | 第38-41页 |
第三节 引进优秀教师在新的工作岗位积极发挥自身价值 | 第41-42页 |
第四节 部分引进优秀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发挥领衔作用 | 第42-43页 |
第五节 部分引进优秀教师在区域性教学研究中积极发挥自身价值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理性分析常州地区优秀教师人才引进存在的问题 | 第45-52页 |
第一节 部分引进教师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| 第45-47页 |
第二节 学校对引进优秀教师引进工作认识有一定盲目性 | 第47-49页 |
第三节 引进引进优秀教师的政策实施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| 第49-52页 |
第六章 对引进优秀教师人才策略的思考及建议 | 第52-64页 |
第一节 对引进优秀教师个体的建议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对学校展开引进优秀教师工作的建议 | 第53-59页 |
第三节 对教育人事工作的建议 | 第59-64页 |
第七章 展望与思考 | 第64-66页 |
第一节 后继研究方向一 | 第64页 |
第二节 后继研究方向二 | 第64-66页 |
附录1 常州地区引进优秀教师调查问卷(教师卷) | 第66-68页 |
附录2 常州地区引进优秀教师调查问卷(学校卷)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