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导小组成员名单 | 第1-3页 |
目录 | 第3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符号和缩写表示 | 第8-9页 |
图索引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16页 |
§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§1.2 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§1.3 论文提纲 | 第14-1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研究现状 | 第16-27页 |
§2.1 太阳能电池的种类和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§2.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9-21页 |
§2.3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表征 | 第21-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实验设备与实验技术 | 第27-36页 |
§3.1 高真空热蒸发系统 | 第27-28页 |
§3.2 I-V测量系统 | 第28页 |
§3.3 模拟太阳光系统 | 第28-29页 |
§3.4 紫外-可见光吸收谱仪系统 | 第29-30页 |
§3.5 纳秒瞬态光电压测量系统 | 第30页 |
§3.6 有机太阳能电池和器件的制备 | 第30-34页 |
§3.7 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测量 | 第34页 |
§3.8 紫外-可见光吸收谱的测量 | 第34页 |
§3.9 瞬态光电压的测量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阴极缓冲层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作用 | 第36-46页 |
§4.1 研究背景 | 第36页 |
§4.2 Alq_3缓冲层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寿命和效率的影响 | 第36-40页 |
§4.3 阴极缓冲层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作用 | 第40-44页 |
§4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场分布 | 第46-58页 |
§5.1 研究背景 | 第46页 |
§5.2 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光强的分布对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§5.3 由传输矩阵的计算得到多层膜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 | 第47-50页 |
§5.4 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50-56页 |
§5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8页 |
第六章 用瞬态光电压技术来研究激子在界面的拆分现象 | 第58-69页 |
§6.1 研究背景 | 第58页 |
§6.2 激子在有机\金属界面的拆分 | 第58-67页 |
§6.3 本章小结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69页 |
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69-70页 |
第八章 附录 | 第70-80页 |
附录一 计算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的计算程序代码 | 第70-73页 |
附录二 晶体振荡监测生长薄膜厚度的原理 | 第73-74页 |
附录三 阳极氧化二氧化钛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| 第74-80页 |
发表的文章列表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