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资源系统模拟理论与实践
前言 | 第1-4页 |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3页 |
上篇 基础理论研究 | 第13-10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4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| 第13-15页 |
·水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| 第13-14页 |
·水资源系统分析的必要性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背景和选题方向 | 第15-20页 |
·综合性需求 | 第15-17页 |
·水资源系统模拟的决策支持作用 | 第17-20页 |
·传统经验和新理论技术的结合 | 第20页 |
·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1-24页 |
第二章 水资源系统模拟基础 | 第24-46页 |
·系统模拟概念及其实用性 | 第24-31页 |
·系统概念和特性 | 第24-28页 |
·系统模拟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宏现和微观的系统模拟方法 | 第30-31页 |
·二元水资源系统 | 第31-39页 |
·天然水循环过程 | 第31-32页 |
·社会经济系统对水循环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生态环境的水需求 | 第34-36页 |
·天然人工系统耦合关系 | 第36-38页 |
·复合水资源系统框架 | 第38-39页 |
·水资源系统模拟要素 | 第39-45页 |
·主要影响因素 | 第39-40页 |
·系统水量平衡 | 第40-42页 |
·实现方式和与系统偏差 | 第42-44页 |
·流域与区域水资源系统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水资源配置及水库调度理论 | 第46-79页 |
·水资源配置理论 | 第46-65页 |
·基本概念 | 第46-49页 |
·研究进展综述 | 第49-57页 |
·原则与基本要求 | 第57-58页 |
·广义与狭义水资源配置 | 第58-60页 |
·相关工作和技术 | 第60-65页 |
·水资源配置模型 | 第65-67页 |
·概述 | 第65页 |
·优化模型 | 第65-66页 |
·模拟模型 | 第66页 |
·配置方法的选择 | 第66-67页 |
·水库调度理论 | 第67-78页 |
·水库调度意义 | 第67-69页 |
·水库调度研究进展 | 第69-76页 |
·实际需求与发展趋势 | 第76-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四章 水资源系统模拟的综合评价 | 第79-97页 |
·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| 第79-83页 |
·水资源系统的主客体及其关系 | 第79-80页 |
·水资源模拟的综合性 | 第80-81页 |
·评价的原则和目标 | 第81-82页 |
·水资源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| 第82-83页 |
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| 第83-89页 |
·建立指标的依据 | 第83-84页 |
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84-87页 |
·评价方法 | 第87-89页 |
·水资源系统不确定性 | 第89-92页 |
·不确定性评价分析意义 | 第89-90页 |
·水资源系统不确定性 | 第90-91页 |
·社会经济系统不确定性 | 第91-92页 |
·不确定理论基础 | 第92-96页 |
·测度论 | 第92-94页 |
·随机变量与概率空间 | 第94页 |
·模糊变量与可能性空间 | 第94-96页 |
·不确定理论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 | 第9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第五章 概念化水资源系统 | 第97-107页 |
·系统概化的意义和原则 | 第97-99页 |
·系统主要元素和相互关系 | 第99-104页 |
·系统概化元素 | 第99-102页 |
·系统元素相互关系 | 第102-104页 |
·概化系统总体框架 | 第104-106页 |
·水源传输转化框架 | 第104-105页 |
·系统网络图 | 第105-10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6-107页 |
中篇 技术方法研究 | 第107-169页 |
第六章 基于规则的模拟技术 | 第107-141页 |
·概述 | 第107页 |
·规则分类 | 第107-111页 |
·分类原则 | 第107-109页 |
·基本规则 | 第109页 |
·概化规则 | 第109-111页 |
·运行规则 | 第111页 |
·模块化子系统 | 第111-121页 |
·水源利用优先序原则 | 第111-112页 |
·模块划分及总体流程 | 第112-114页 |
·非常规水源配置 | 第114页 |
·本地径流及河网水利用规则 | 第114-116页 |
·地下水利用 | 第116-117页 |
·外调水配置 | 第117-118页 |
·地表水运行规则 | 第118-120页 |
·耗水及污水退水统计 | 第120页 |
·渠道过水计算规则 | 第120-121页 |
·库群网络调度SAROT算法 | 第121-133页 |
·库群网络系统及计算目标 | 第121-122页 |
·库区拓扑关系和计算顺序 | 第122-123页 |
·调度线意义和设置 | 第123-124页 |
·库群供水计算 | 第124-130页 |
·库群弃水计算 | 第130-131页 |
·算法小结 | 第131-133页 |
·典型问题总结 | 第133-140页 |
·地表水资源量的分割处理 | 第133-135页 |
·生态耗水准则及计算 | 第135页 |
·需水定额、耗水率及其端口 | 第135-136页 |
·水质问题的考虑 | 第136-137页 |
·水量平衡关系 | 第137-139页 |
·用水耗水关系 | 第139-1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0-141页 |
第七章 水资源系统模拟ROWAS模型 | 第141-157页 |
·面向对象设计技术 | 第141-143页 |
·概述 | 第141-142页 |
·OOD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 | 第142-143页 |
·系统设计 | 第143-147页 |
·概化系统基本类的划分 | 第143-144页 |
·主要类及相互关系 | 第144-147页 |
·模型算法实现 | 第147-149页 |
·程序设计总体框架 | 第147-148页 |
·程序编制 | 第148-149页 |
·模型系统集成 | 第149-152页 |
·系统集成的必要性和原则 | 第149-150页 |
·系统集成框架 | 第150-152页 |
·应用系统开发实例 | 第152-156页 |
·系统组成 | 第152页 |
·主界面 | 第152-153页 |
·数据输入与维护 | 第153页 |
·方案设置与模型调用 | 第153-154页 |
·结果分析展示 | 第154-1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56-157页 |
第八章 定量指标评价方法与模糊随机分析 | 第157-169页 |
·针对定量指标的改进AHP | 第157-162页 |
·概述 | 第157页 |
·AHP的一致性检验标准 | 第157-159页 |
·原有判断矩阵构造存在的问题 | 第159-160页 |
·改进算法 | 第160-162页 |
·模糊随机分析方法 | 第162-168页 |
·模糊随机变量 | 第162-163页 |
·随机模糊数值模拟 | 第163-165页 |
·供需平衡可信度模拟 | 第165-1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8-169页 |
下篇 应用实践研究 | 第169-195页 |
第九章 实例研究 | 第169-190页 |
·海河流域水资源系统模拟 | 第169-175页 |
·流域概况 | 第169-170页 |
·系统概化 | 第170-172页 |
·模型检验和参数率定 | 第172-174页 |
·问题和结论 | 第174-175页 |
·海南省水资源配置研究 | 第175-188页 |
·区域概况 | 第175-176页 |
·现状供需与一次平衡分析 | 第176-178页 |
·配置方案设置 | 第178-179页 |
·二次平衡分析 | 第179-180页 |
·方案比选 | 第180-181页 |
·推荐方案评价 | 第181-1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88-190页 |
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90-195页 |
·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| 第190-192页 |
·后续工作与展望 | 第192-194页 |
·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工作 | 第192-193页 |
·本领域发展趋势展望 | 第193-19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4-1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5-206页 |
致谢 | 第206-207页 |
附录 | 第207-214页 |
后记 | 第207-208页 |
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208页 |
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编写的技术报告 | 第208-209页 |
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209页 |
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参加的学术交流及培训 | 第209-210页 |
图表索引 | 第210-2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