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 
| 第一章 导言 | 第7-15页 | 
| 一、选题意义 | 第7-9页 | 
| 二、相关成果的回顾 | 第9-13页 | 
| 三、资料来源 | 第13-15页 | 
| 第二章 戴鸿慈生平概述 | 第15-34页 | 
| 一、家世及文才 | 第15-21页 | 
| (一) 书香之家 | 第15-19页 | 
| (二) 出众的文才 | 第19-21页 | 
| 二、为官时的主要交流圈 | 第21-28页 | 
| 三、与家乡的联系 | 第28-31页 | 
| (一) 倡办团练;倡修乡志 | 第28-29页 | 
| (二) 主持重修宗谱和宗祠 | 第29页 | 
| (三) 为广东减赋禁赌的努力 | 第29-31页 | 
| 四、宣统朝的活动及逝世 | 第31-34页 | 
| (一) 在宣统朝的主要活动 | 第31-32页 | 
| (二) 戴鸿慈的逝世 | 第32-34页 | 
| 第三章 作为“五大臣”之一出洋考察 | 第34-68页 | 
| 一、出洋考察前的主要活动 | 第34-39页 | 
| (一) 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表现 | 第35-37页 | 
| (二) 庚子之变后上呈治本疏及建言对民教的处理 | 第37-38页 | 
| (三) 请设立报局及上会议政务处议事规则 | 第38-39页 | 
| 二、出洋考察 | 第39-68页 | 
| (一) 对各国宪政的考察 | 第40-43页 | 
| (二) 对各国经济的考察 | 第43-47页 | 
| (三) 对各国教育的考察 | 第47-55页 | 
| (四) 对各国司法的考察 | 第55-59页 | 
| (五) 对各国军事的考察 | 第59-62页 | 
| (六) 对其他方面的考察 | 第62-68页 | 
| 第四章 戴鸿慈与“新政” | 第68-92页 | 
| 一 回京后的主要活动 | 第68-78页 | 
| (一) 上呈封奏和条陈 | 第68-76页 | 
| (二) 上《欧美政治要义》和《列国政要》,出版《出使九国日记》 | 第76-77页 | 
| (三) 充当厘定官制大臣 | 第77-78页 | 
| 二、作为第一任法部尚书参与法律改革 | 第78-92页 | 
| (一) 法部与大理院的“部院之争” | 第79-83页 | 
| (二) 以戴鸿慈为尚书的法部进行清末法律改革 | 第83-92页 | 
| 第五章 结语 | 第92-95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95-101页 | 
| 后记 | 第101-102页 | 
| 附录 | 第102-103页 | 
| 华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| 第103页 | 
|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| 第103-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