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10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0-2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20-34页 |
·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细菌 | 第20-23页 |
·线虫-细菌共生系统及其生活史 | 第20-22页 |
·昆虫病原线虫的应用及其产业化 | 第22-23页 |
·昆虫病原细菌的型态变异 | 第23-27页 |
·昆虫病原细菌型态变异的生物学特征 | 第23-25页 |
·昆虫病原细菌型态变异的机制 | 第25-27页 |
·昆虫病原细菌胞内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 | 第27-31页 |
·胞内晶体蛋白的理化性质 | 第27-29页 |
·胞内晶体蛋白生物学功能的探讨 | 第29-30页 |
·目前研究晶体蛋白的技术 | 第30-31页 |
·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 | 第31-32页 |
·酿酒酵母真核表达系统 | 第32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背景、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32-34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32-3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3-34页 |
第二章 cip基因的克隆及大肠杆菌原核表达 | 第34-71页 |
·引言 | 第34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4-42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34-35页 |
·质粒与菌株 | 第35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35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5-37页 |
·培养基与常用溶液 | 第37-4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42-4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3-59页 |
·细菌的培养 | 第43页 |
·细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43页 |
·DNA浓度的测定 | 第43-44页 |
·核酸的浓缩与纯化 | 第44-45页 |
·重组克隆载体pCR4-TOPO-cipA及pCR4-TOPO-cipB的构建 | 第45-50页 |
·大肠杆菌表达载体pET-15b-cipA及pET-15b-cipB的构建 | 第50-53页 |
·重组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| 第53页 |
·重组大肠杆菌的诱导表达 | 第53-54页 |
·重组质粒稳定性检测 | 第54-55页 |
·蛋白的抽提和纯化 | 第55-56页 |
·动物的免疫 | 第56页 |
·抗血清的制备及ELISA测定 | 第56-58页 |
·Western blot印迹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9-70页 |
·cipA及cipB基因的获得 | 第59页 |
·重组克隆载体的构建 | 第59-61页 |
·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61-62页 |
·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| 第62-63页 |
·重组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| 第63-64页 |
·重组大肠杆菌中质粒稳定性的研究 | 第64-66页 |
·蛋白的纯化 | 第66页 |
·抗血清的获得及ELISA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免疫印迹分析 | 第68-7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三章 重组大肠杆菌-昆虫病原线虫系统的生物测定 | 第71-91页 |
·引言 | 第7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71-74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71-72页 |
·菌株、线虫与宿主昆虫 | 第72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72页 |
·培养基与常用溶液 | 第72-7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7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4-76页 |
·细菌的培养 | 第74-75页 |
·昆虫病原线虫的制备 | 第75页 |
·细菌-线虫液体培养系统的建立 | 第75-76页 |
·细菌-线虫固体培养系统的建立 | 第76页 |
·共生细菌培养上清对胞内晶体蛋白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| 第76页 |
·镜检与数据分析 | 第7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6-90页 |
·无菌J1线虫的获得 | 第76-77页 |
·液体培养系统线虫的生长繁殖 | 第77-84页 |
·固体培养系统线虫的生长繁殖 | 第84-9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四章 cip基因的酿酒酵母真核表达 | 第91-111页 |
·引言 | 第9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91-94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91页 |
·质粒与菌株 | 第9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91-92页 |
·培养基与常用溶液 | 第92-94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94-9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95-99页 |
·重组穿梭载体的构建 | 第95-97页 |
·酵母的转化 | 第97页 |
·重组酵母转化子的筛选 | 第97-98页 |
·重组质粒的稳定性 | 第98页 |
·重组酿酒酵母的半乳糖诱导表达 | 第98-99页 |
·表达产物分析 | 第9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9-110页 |
·酵母表达载体pYES2.1/VS-His-TOPO | 第99-100页 |
·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100-106页 |
·重组酿酒酵母的诱导表达 | 第106-107页 |
·重组酿酒酵母的生长曲线 | 第107-108页 |
·重组酿酒酵母质粒稳定性的研究 | 第108-109页 |
·表达产物的免疫印迹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10-111页 |
第五章 基因工程菌-海洋线虫系统的生物测定 | 第111-125页 |
·引言 | 第111页 |
·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11-113页 |
·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11页 |
·菌株与线虫 | 第111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11-112页 |
·培养基与常用溶液 | 第112-1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13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13-115页 |
·菌株的培养 | 第113-114页 |
·线虫的制备 | 第114页 |
·重组大肠杆菌-海洋线虫培养系统的建立 | 第114-115页 |
·重组酿酒酵母-海洋线虫培养系统的建立 | 第115页 |
·镜检与数据分析 | 第115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115-124页 |
·无菌J1线虫的制备 | 第115-116页 |
·重组大肠杆菌对海洋线虫的营养作用 | 第116-120页 |
·重组酵母对海洋线虫的营养作用 | 第120-12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24-125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25-12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8-13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37-138页 |
致谢 | 第138-139页 |
附录 | 第139-1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