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目录 | 第10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5页 |
§1.1 分布式计算技术的发展 | 第14-15页 |
§1.2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演化 | 第15-18页 |
·地理信息系统发展概述 | 第15-16页 |
·亟待解决的问题 | 第16-18页 |
§1.3 GUIB概念的提出 | 第18-20页 |
§1.4 GUIB相关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
§1.5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2-24页 |
·研究的目标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研究的方法 | 第23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23-24页 |
§1.6 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软件体系结构理论与方法概述 | 第25-32页 |
§2.1 软件体系结构的概念 | 第25页 |
§2.2 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| 第25-28页 |
·领域驱动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| 第26-27页 |
·模式驱动的体系结构设计方法 | 第27-28页 |
§2.3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(ADL) | 第28-30页 |
§2.4 DSSA的设计方法 | 第30页 |
§2.5 小结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GUIB软件体系结构 | 第32-44页 |
§3.1 GIS应用环境模型分析 | 第32-35页 |
§3.2 GIS需求模型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OpenGIS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框架 | 第35-36页 |
·GIS领域公共设施(GIS Common Facilities GCF) | 第36-38页 |
·GUIB服务层次结构 | 第38页 |
§3.3 GIS的系统模型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GIS体系结构分析 | 第39-40页 |
·共性构件抽取 | 第40-41页 |
§3.4 GUIB体系结构的建立与表达 | 第41-43页 |
§3.5 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GUIB核心技术探讨 | 第44-64页 |
§4.1 GUIB核心支持技术 | 第44-58页 |
·GIS互操作与信息交换模型 | 第44-51页 |
·对服务元数据模型的扩展 | 第51-54页 |
·构件的描述 | 第54-55页 |
·构件容器与工具集 | 第55-57页 |
·遗留系统的包装与适配 | 第57-58页 |
§4.2 GUIB的设计演化与求精实现 | 第58-62页 |
·GUIB体系结构的层次性演化特点 | 第58-59页 |
·求精过程 | 第59-62页 |
§4.3 小结 | 第62-64页 |
第5章 基于GUIB的动态框架技术研究 | 第64-92页 |
§5.1 框架技术概述 | 第64-65页 |
·框架概念 | 第64页 |
·框架分类 | 第64-65页 |
·GUIB实例化框架的组织形式 | 第65页 |
§5.2 支撑技术分析 | 第65-74页 |
·中间件(Middleware)技术 | 第66-67页 |
·三类主流分布式对象技术简介 | 第67-73页 |
·Web Service技术 | 第73-74页 |
§5.3 Agent技术的引入 | 第74-79页 |
·Agent概念与特点 | 第75-76页 |
·Agent技术在GUIB实例化框架中的作用 | 第76-79页 |
§5.4 GUIB实例化框架结构 | 第79-84页 |
·基于消息中间件的GUIB实例化框架 | 第80-81页 |
·基于ORB的实例化框架 | 第81-83页 |
·两种机制的融合应用 | 第83-84页 |
§5.5 GUIB的通讯框架 | 第84-86页 |
§5.6 基于GUIB的分布式GIS动态框架 | 第86-90页 |
·动态框架技术 | 第86-90页 |
§5.7 小结 | 第90-92页 |
第6章 GUIB的事务处理系统 | 第92-110页 |
§6.1 事物处理的基本概念 | 第92-93页 |
·事务 | 第92页 |
·事务的特性 | 第92-93页 |
§6.2 分布式事务 | 第93-96页 |
·分布式事务概念 | 第93页 |
·分布式事务的2PC协议 | 第93-94页 |
·CORBA的分布式事务处理模型 | 第94-96页 |
§6.3 GIS事务类型及特征分析 | 第96-97页 |
§6.4 GUIB的事务并发模型研究 | 第97-102页 |
·典型ORB并发模型分析 | 第97-98页 |
·适合GIS事务特点的并发模型研究 | 第98-100页 |
·长事务处理模型的优化 | 第100-102页 |
§6.5 GUIB的事务并发控制方法 | 第102-105页 |
·并行控制方法简述 | 第102-104页 |
·并行控制方法选择与优化 | 第104-105页 |
§6.6 面向R树的并行控制方法研究 | 第105-109页 |
·R树 | 第105-106页 |
·面向R树并行控制方法 | 第106-107页 |
·基于R-link树的并行控制方法 | 第107-108页 |
·分布式事务R-link树并行控制方法的实施 | 第108-109页 |
§6.7 小结 | 第109-110页 |
第7章 基于GUIB的分布式GIS集成与验证 | 第110-126页 |
§7.1 设计目标 | 第110-111页 |
§7.2 实现环境概述 | 第111-113页 |
·硬件环境 | 第111页 |
·软件环境 | 第111-112页 |
·ORB产品VisiBroker简介[189] | 第112页 |
·Trolltect Qt简介 | 第112-113页 |
§7.3 GUIB服务框架的建立 | 第113-114页 |
·GUIB服务端程序部署 | 第113页 |
·GUIB客户端程序部署 | 第113页 |
·VisiBroker的部署 | 第113页 |
·基于VisiBroker的GUIB服务框架 | 第113-114页 |
§7.4 基于构件的环境构造与动态集成 | 第114-121页 |
·构件的注册与检索 | 第114-116页 |
·构件容器 | 第116-117页 |
·集成测试 | 第117-120页 |
·协作支持 | 第120-121页 |
·本节总结 | 第121页 |
§7.5 空间事务服务的实验研究 | 第121-125页 |
·空间事务服务的实现方法 | 第121-123页 |
·并发模型测试 | 第123-125页 |
·基于R-link树的并行控制方法的实施 | 第125页 |
§7.6 小结 | 第125-126页 |
第8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26-12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9-140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与科研情况 | 第140-141页 |
致谢 | 第1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