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基于SMS的无线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

第1章 引言第1-12页
   ·研究课题的背景第10页
   ·研究课题的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·论文的结构第11-12页
第2章 信息采集系统的整体设计第12-15页
   ·信息采集系统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·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3-15页
第3章 基于GSM网络的SMS服务第15-26页
   ·SMS短消息服务第15-16页
   ·TC35模块第16-18页
     ·TC35的结构组成第16-17页
     ·TC35的数据通信电路第17-18页
   ·AT指令第18-19页
   ·手机模块的打开与关闭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打开TC35第19页
     ·关闭TC35第19-20页
   ·短消息的处理第20-26页
     ·发送短消息的PDU串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接收短消息的PDU格式第21-22页
     ·PDU的编码方式第22-26页
第4章 信息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第26-39页
   ·硬件电路整体概述第26页
   ·硬件设计的主要特点第26-27页
   ·硬件电路的具体实现第27-39页
     ·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整体结构第27-28页
     ·TC35与单片机的通讯第28页
     ·电源模块的设计第28-32页
     ·液晶和键盘的设计第32-37页
     ·抗干扰电路设计第37-39页
第5章 信息采集系统的下位机软件的设计第39-52页
   ·下位机的软件概述第39-40页
   ·人机界面的设计第40-43页
     ·液晶显示的设计第40-42页
     ·键盘控制的设计第42-43页
   ·数据的采集与存储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数据信息的采集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数据信息的存储第44页
   ·短消息的接收、发送与处理第44-47页
   ·单片机与TC35的初始化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单片机的初始化第47页
     ·TC35的初始化第47-48页
   ·下位机软件的开发环境与调试第48-52页
     ·E6000系列仿真器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使用仿真器在KeilC环境下开发C51程序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开发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51-52页
第6章 信息采集系统的上位机软件的设计第52-56页
   ·上位机通讯的软件实现第52-54页
     ·串行口编程第52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流程第52-54页
   ·网站的实时发布更新第54-56页
     ·IIS与ASP第54页
     ·网站的其他功能第54-56页
第7章 结论第56-57页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2页
附录一 信息采集系统硬件原理图第62-63页
附录二 信息采集系统实物图第63-64页
研究生履历第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赣文化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研究
下一篇:试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