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废气能量回收装置的研究
| 引言 | 第1-12页 |
| 第一章 汽车废气能量的分析 | 第12-19页 |
| 1.1 概述 | 第12页 |
| 1.2 废气能量分析的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1.3 废气能量中的有效能损失分析 | 第14-15页 |
| 1.4 提高废气能量利用效率的措施 | 第15-19页 |
| 1.4.1 改变发动机结构的措施 | 第16页 |
| 1.4.2 减少废气能量传递过程中的火用损失措施 | 第16-19页 |
| 第二章 排气系统设计 | 第19-25页 |
| 2.1 排气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| 第19页 |
| 2.2 排气系统结构选择 | 第19-20页 |
| 2.3 针对ZH4100柴油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设计 | 第20-25页 |
| 第三章 涡轮部分设计 | 第25-38页 |
| 3.1 本文涡轮设计与增压系统涡轮设计的区别 | 第25页 |
| 3.2 涡轮初步设计 | 第25-35页 |
| 3.2.1 涡轮型式选择 | 第25-26页 |
| 3.2.2 涡轮设计前需确定的参数 | 第26页 |
| 3.2.3 涡轮热力气动计算和参数的初步确定 | 第26-31页 |
| 3.2.4 涡轮损失计算和涡轮参数的进一步确定 | 第31-35页 |
| 3.3 涡轮设计优化 | 第35-38页 |
| 第四章 涡轮性能预测 | 第38-51页 |
| 4.1 传统预测方法及比较 | 第38-42页 |
| 4.1.1 蜗壳损失模型 | 第38-39页 |
| 4.1.2 冲角损失模型 | 第39-41页 |
| 4.1.3 叶轮通道损失模型 | 第41-42页 |
| 4.2 应用准三元流动分析的性能预测方法 | 第42-45页 |
| 4.2.1 叶轮内部流动准三元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4.2.2 影响分离损失的因素 | 第43-44页 |
| 4.2.3 应用准三元流动分析的涡轮损失模型 | 第44-45页 |
| 4.3 涡轮性能预测 | 第45-51页 |
| 4.3.1 预测模型的通用化处理 | 第45-46页 |
| 4.3.2 所设计涡轮的性能预测 | 第46-49页 |
| 4.3.3 涡轮性能预测结果分析 | 第49页 |
| 4.3.4 涡轮性能预测发展方向 | 第49-51页 |
| 结论 | 第51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| 附录:符号表 | 第55-5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-58页 |
|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