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金属结构论文--组合结构论文

型钢混凝土—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分析

第1章 绪论第1-24页
   ·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第9页
   ·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特点第9-10页
   ·型钢混凝土-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特点第10-11页
   ·SRC结构的基本类型第11-12页
   ·SRC结构的发展概述第12-15页
     ·SRC结构在日本的发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·SRC结构在欧美的发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SRC结构在我国的发展第14-15页
   ·SRC结构的理论及试验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 ·日本的SRC理论及试验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欧美的SRC理论及试验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前苏联的SRC理论及试验研究第17页
     ·我国的SRC理论及试验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·SRC结构的计算理论第18页
   ·SRC结构与RC结构比较第18-19页
     ·SRC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·SRC结构存在的不足第19页
   ·SRC-RC混合结构的研究第19-22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第22-24页
第2章 框架结构抗震研究现状第24-38页
   ·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24-33页
     ·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第24页
     ·建筑抗震设计理论发展概述第24-26页
     ·基于性能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第26-33页
     ·随机振动法第33页
   ·抗震设计思想及破坏准则第33-35页
     ·抗震设计思想第33-34页
     ·建筑抗震破坏准则第34-35页
   ·力学模型第35页
   ·MIDAS/GEN简介及应用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·MIDAS/GEN简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MIDAS/GEN计算分析过程第36-38页
第3章 计算模型第38-50页
   ·SRC柱+RC梁计算模型第38-46页
     ·结构的地震特性第41页
     ·结构的层间刚度与层间剪力分布特点第41-42页
     ·常遇地震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罕遇地震作用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·全RC模型第46-49页
     ·地震特性第47页
     ·常遇地震分析第47页
     ·罕遇地震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4章 SRC+RC柱—RC梁混合结构计算分析第50-71页
   ·1层为型钢混凝土柱第50-51页
   ·自振周期第51-53页
     ·罕遇地震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·1-2层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第53-57页
     ·柱截面组合形式第53-54页
     ·结构的自振周期第54页
     ·罕遇地震分析第54-57页
   ·1-3层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第57-62页
     ·截面组合形式第57-59页
     ·罕遇地震分析第59-62页
   ·1-4层柱采用型钢混凝土柱第62-69页
     ·截面组合第62-63页
     ·自振周期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罕遇地震分析第64-6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9-71页
第5章 SRC+RC柱-RC梁框架结构与全SRC柱、全RC对比分析第71-84页
   ·截面形式第71-72页
   ·静力弹塑性Push-OVER分析第72-77页
     ·自振周期第72页
     ·结构的层间刚度与层间剪力分布特点第72-74页
     ·层位移与层间转角第74-76页
     ·层剪力-层间位移曲线第76-77页
     ·能力谱曲线第77页
   ·结构的时程分析第77-8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3-84页
结论及展望第84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1页

论文共9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
下一篇:MRPⅡ/JIT集成式中小型企业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