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导论 | 第1-14页 |
1.1 写作原由 | 第9-12页 |
1.1.1 企业集群正在成为推动浙江经济发展的动力 | 第9-10页 |
1.1.2 浙江劳动密集型企业集群经济的困境 | 第10-12页 |
1.2 研究方法、创新点、论文结构 | 第12-14页 |
2 企业集群基本理论概述 | 第14-23页 |
2.1 企业集群的概念、分类及特征 | 第14-20页 |
2.1.1 企业集群的概念 | 第14-16页 |
2.1.2 企业集群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2.1.3 企业集群的特征 | 第17-20页 |
2.2 企业集群形成的理论解释 | 第20-23页 |
2.2.1 经济地理观点 | 第20-21页 |
2.2.2 组织观点 | 第21-22页 |
2.2.3 战略观点 | 第22-23页 |
3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| 第23-34页 |
3.1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含义及其演变 | 第23-25页 |
3.1.1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含义 | 第23页 |
3.1.2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演变 | 第23-25页 |
3.2 国外学者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| 第25-29页 |
3.2.1 韦伯从空间聚集效应角度对企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的研究 | 第25页 |
3.2.2 马歇尔运用比较方法对企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研究 | 第25-26页 |
3.2.3 克鲁格曼从报酬递增角度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| 第26-27页 |
3.2.4 迈克尔·波特从企业竞争优势角度对企业集群的研究 | 第27-29页 |
3.3 国内学者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 | 第29-34页 |
3.3.1 对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总体研究 | 第29-30页 |
3.3.2 对企业集群形成原因及其竞争力的研究 | 第30-31页 |
3.3.3 对企业集群创新机理与竞争力的研究 | 第31-32页 |
3.3.4 对企业集群发展演变及其竞争力的研究 | 第32-34页 |
4 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总体情况 | 第34-47页 |
4.1 浙江企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| 第34-38页 |
4.1.1 总体情况 | 第34-36页 |
4.1.2 浙江企业集群的发展特征 | 第36-38页 |
4.2 浙江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| 第38-41页 |
4.2.1 协同进化机制 | 第38-39页 |
4.2.2 知识外部性机制 | 第39-41页 |
4.3 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的表现 | 第41-47页 |
4.3.1 有效降低集群内部的交易成本 | 第41-42页 |
4.3.2 衍生大量的新企业,给区域经济带来新的活力 | 第42-43页 |
4.3.3 促进产业分工,提高集群生产效率 | 第43-44页 |
4.3.4 增加产业有效供给,创造需求 | 第44-45页 |
4.3.5 诱发大量模仿性创新 | 第45-47页 |
5 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| 第47-62页 |
5.1 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指标选择的条件和原则 | 第47-49页 |
5.1.1 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指标选择的条件 | 第47页 |
5.1.2 建构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| 第47-49页 |
5.2 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筛选、确定 | 第49-53页 |
5.2.1 企业集群的定量鉴别 | 第49-50页 |
5.2.2 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 | 第50-51页 |
5.2.3 指标综合 | 第51-53页 |
5.3 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——绍兴纺织服装企业集群 | 第53-61页 |
5.3.1 与国内其他纺织企业集群相比较 | 第53-56页 |
5.3.2 与国际纺织企业集群相比较 | 第56-58页 |
5.3.3 企业集群对绍兴经济的作用分析 | 第58-6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6 提高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| 第62-73页 |
6.1 影响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原因分析 | 第62-66页 |
6.1.1 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 | 第62页 |
6.1.2 制约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原因分析 | 第62-66页 |
6.2 提高浙江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对策 | 第66-73页 |
6.2.1 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 | 第66页 |
6.2.2 借鉴国外企业集群发展经验,认真制定企业集群发展规划 | 第66-67页 |
6.2.3 深化国企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,培育健康有活力的微观主体 | 第67页 |
6.2.4 引导中介组织参与集群发展,鼓励集群企业主动实施竞争战略 | 第67-68页 |
6.2.5 放松政府管制,促进企业集群形成多元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 | 第68-69页 |
6.2.6 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和人才战略 | 第69-70页 |
6.2.7 构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和企业合作关系 | 第70-71页 |
6.2.8 加强对“非关税”壁垒的应对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77页 |
一、中文参考文献(按拼音顺序排列) | 第73-76页 |
二、英文参考文献(按字母顺序排列)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