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6页 |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6页 |
·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·超限货物横向偏移量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基于仿真的车辆动力学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2 影响车辆横向振动偏移量的因素分析 | 第16-26页 |
·货车系统的构成 | 第16-17页 |
·货车系统的振动激励因素分析 | 第17-21页 |
·货车系统自身振动激励因素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轨道不平顺激励因素分析 | 第18-21页 |
·货车系统振动形式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3 NX_(70)型平车系统随机振动模型的建立 | 第26-46页 |
·SIMPACK动力学建模概述 | 第26-29页 |
·系统中坐标的定义及变换 | 第27-29页 |
·拓扑结构 | 第29页 |
·NX_(70)型平车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| 第29-33页 |
·NX_(70)型平车系统振动自由度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NX_(70)型平车系统受力分析及拓扑图 | 第34-35页 |
·NX_(70)型平车模型的建立 | 第35-41页 |
·模型构建的假设条件 | 第36页 |
·各刚体的参数设置 | 第36-37页 |
·铰接的设置 | 第37-38页 |
·力元的设置 | 第38-41页 |
·轮轨接触关系的实现 | 第41-42页 |
·轨道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42-44页 |
·钢轨/轨枕设置 | 第42-43页 |
·线路几何描述 | 第43-44页 |
·轨道激励设置 | 第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4 NX_(70)型平车横向振动偏移量仿真实验方案 | 第46-56页 |
·仿真实验方案的设计 | 第46-49页 |
·Ⅰ级线路仿真实验方案设计 | 第47-48页 |
·Ⅲ级线路仿真实验方案设计 | 第48-49页 |
·轨道随机激励的实现 | 第49-52页 |
·计算点的选取 | 第52-5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5 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| 第56-106页 |
·采样频率的确定 | 第56-58页 |
·Ⅰ级线路上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8-83页 |
·Ⅰ级线路上侧滚角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8-64页 |
·Ⅰ级线路上摇头角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4-66页 |
·Ⅰ级线路上横摆偏移量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6-69页 |
·Ⅰ级线路上横向振动偏移量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69-82页 |
·Ⅰ级线路上仿真实验最不利组合工况的确定 | 第82-83页 |
·Ⅲ级线路上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83-100页 |
·Ⅲ级线路上侧滚角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83-86页 |
·Ⅲ级线路上摇头角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86-88页 |
·Ⅲ级线路上横摆偏移量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88-90页 |
·Ⅱ级线路上横向振动偏移量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90-99页 |
·Ⅲ级线路上仿真实验最不利组合工况的确定 | 第99-100页 |
·Ⅰ级与Ⅲ级线路上仿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100-105页 |
·直线上仿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100-102页 |
·R600m曲线上仿真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102-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106-108页 |
·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 | 第106-107页 |
·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107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10-114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1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