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行政程序法模式选择与立法建构
引言 | 第1-8页 |
1 行政程序法的基础理论 | 第8-24页 |
·行政程序 | 第8-14页 |
·行政程序的界定 | 第8-10页 |
·行政程序与行政诉讼程序之比较 | 第10-12页 |
·行政程序的种类 | 第12-14页 |
·行政程序法 | 第14-19页 |
·行政程序法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·行政程序法的功能 | 第16-19页 |
·我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发展现状 | 第19-24页 |
·中国行政程序法观念 | 第19-20页 |
·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成果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行政程序法律化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4页 |
2 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模式 | 第24-57页 |
·行政程序法的目标模式 | 第24-34页 |
·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的界定 | 第24-25页 |
·公正模式(权利模式)与效率模式之比较 | 第25-29页 |
·我国行政程序法目标模式选择 | 第29-34页 |
·行政程序法的体例模式 | 第34-42页 |
·行政程序法体例模式的划分 | 第34-35页 |
·行政程序法体例模式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我国行政程序法体例模式选择 | 第37-42页 |
·行政程序法的制度模式 | 第42-57页 |
·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概述 | 第42-44页 |
·我国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探讨 | 第44-57页 |
·信息公开制度的设计 | 第45-48页 |
·听证制度的设计 | 第48-51页 |
·回避制度的设计 | 第51-52页 |
·说明理由制度的设计 | 第52-54页 |
·时效制度的设计 | 第54-55页 |
·救济制度的设计 | 第55-57页 |
3 行政程序法的法律责任机制建构 | 第57-61页 |
·行政程序法法律责任机制概述 | 第57-59页 |
·行政程序违法的界定 | 第57-58页 |
·国外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 | 第58-59页 |
·我国行政程序法律责任机制探讨 | 第59-61页 |
结论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