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 | 第1-15页 |
临床研究 | 第15-33页 |
一、 诊断标准 | 第15-18页 |
二、 研究对象 | 第18-21页 |
三、 研究方案 | 第21-25页 |
四、 研究结果 | 第25-33页 |
(一) 心绞痛疗效 | 第25-26页 |
(二) 心电图疗效 | 第26-28页 |
(三) 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| 第28页 |
(四) 对硝酸甘油消耗量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(五) 对心率、收缩压、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| 第29页 |
(六) 对血流变学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(七) 对血脂、血糖水平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(八) 对心功能的影响 | 第31页 |
(九) 对血液SOD、MDA、NO、ET的影响 | 第31页 |
(十) 安全性观测 | 第31-32页 |
(十一) 不良反应 | 第32-33页 |
实验研究 | 第33-38页 |
一、 实验材料 | 第33页 |
二、 实验方法 | 第33-35页 |
三、 结果分析 | 第35-38页 |
(一) 心电图变化情况 | 第35-36页 |
(二) 血脂变化情况 | 第36页 |
(三) 对大鼠内皮素(ET)、一氧化氮(NO)的影响 | 第36-38页 |
讨论 | 第38-52页 |
一、 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讨论 | 第38-41页 |
二、 复脉灵颗粒方药分析 | 第41-44页 |
三、 复脉灵颗粒疗效分析 | 第44-45页 |
四、 复脉灵颗粒抗心肌缺血机制的探讨 | 第45-52页 |
(一) 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机制及病理变化 | 第45页 |
(二) 复脉灵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理 | 第45-52页 |
1 调节ET/NO平衡,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| 第46-47页 |
2 缓解冠脉血管痉挛,改善心肌缺血 | 第47-48页 |
3 改善血液流变性,抑制血栓形成 | 第48-49页 |
4 清除自由基,减轻心肌损害 | 第49-50页 |
5 调节血脂代谢,防治动脉硬化 | 第50-52页 |
结语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