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英文摘要 | 第7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第一节 选题依据 | 第8-10页 |
一、 教育研究方向的转向 | 第8页 |
二、 我国现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| 第8-9页 |
三、 本研究的定位 | 第9-10页 |
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一、 研究思路 | 第10-11页 |
二、 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1 、 比较研究法 | 第11页 |
2 、 个案研究法 | 第11页 |
3 、 文献研究法 | 第11页 |
第一章 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出台的背景 | 第11-23页 |
第一节 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出台的经济背景 | 第11-16页 |
一、 英国1970年代末的经济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| 第12-13页 |
二、 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4页 |
三、 撒切尔政府的经济政策简述 | 第14-16页 |
四、 经济背景对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出台的影响 | 第16页 |
第二节 该政策出台的政治和文化背景 | 第16-21页 |
一、 撒切尔政府的政治思想根源--新保守主义 | 第17-18页 |
二、 撒切尔政府的“新右翼”文化纲领 | 第18-20页 |
三、 政治和文化背景对于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出台的影响 | 第20-21页 |
第三节 该政策出台的制度背景 | 第21-23页 |
一、 英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| 第21页 |
二、 1980年代以前英国基础教育行政体制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制定过程 | 第23-38页 |
第一节 该政策制定前的英国基础教育财政体制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1980年的“公助学额计划”--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的预演 | 第24-26页 |
一、 该计划的内容 | 第25-26页 |
二、 该计划对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出台的先导作用 | 第26页 |
第三节 1988年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| 第26-35页 |
一、 该政策制定的经过 | 第26-27页 |
二、 该政策的主要内容 | 第27-30页 |
三、 该政策出台前后社会各界的反映和评论 | 第30-32页 |
四、 1988-1992年该政策的执行情况及其对政策制定的反馈作用 | 第32-35页 |
第四节 1990年代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的发展 | 第35-38页 |
一、 1990年代英国政府对该政策进行完善的过程 | 第35-37页 |
二、 1993年以后该政策执行的情况及其废止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以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的制定为例 分析英国基础教育政策的决策机制 | 第38-48页 |
第一节 概念辨析:机制、决策机制、教育政策决策机制 | 第38-39页 |
第二节 英国基础教育政策的一般决策机制 | 第39-47页 |
一、 英国中央政府基础教育政策分类 | 第39-40页 |
二、 英国基础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| 第40-46页 |
三、 团体决策模式--英国基础教育政策的一般决策机制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精英模式--英国“直接拨款公立学校”政策决策过程的特点 | 第47-48页 |
第四章 启示与建议 | 第48-52页 |
一、 制定教育政策必须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 | 第49页 |
二、 建立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参与教育政策决策的制度--决策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| 第49-51页 |
三、 充分发挥专家在教育政策制定中的作用--决策科学化的重要保障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后记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