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沪农民工求职过程中的社会网络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一 研究回顾及研究缘起 | 第8-11页 |
| 1 、 既有研究 | 第8-10页 |
| 2 、 研究背景及缘起 | 第10-11页 |
| 二 基本概念与变量设计 | 第11-16页 |
| 1 、 主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| 2 、 农民工求职过程中社会网络状况的测量 | 第13-16页 |
| (1) 社会网络的类型 | 第14页 |
| (2) 社会网络规模 | 第14页 |
| (3) 社会网络构成 | 第14-15页 |
| (4) 社会网络趋同性和异质性 | 第15-16页 |
| 3 、 个人特征情况 | 第16页 |
| 三 研究方法及样本基本情况 | 第16-20页 |
| 四 主要分析结果 | 第20-34页 |
| 1 、 农民工求职中的社会网络规模状况 | 第20-23页 |
| (1) 求职网络规模与进城务工时间的相关性 | 第21-22页 |
| (2) 求职社会网络规模对求职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| 2 、 农民工求职中的社会网络构成状况 | 第23-32页 |
| (1) 求职网络构成与进城务工时间的相关性 | 第24-25页 |
| (2) 求职网络构成的年龄差异 | 第25页 |
| (3) 求职网络构成对求职的影响 | 第25页 |
| (4) 求职网络构成的性别差异 | 第25-32页 |
| 3 、 农民工求职网络趋同性与异质性状况 | 第32-34页 |
| (1) 农民工求职网络的趋同性 | 第32-33页 |
| (2) 农民工求职网络的异质性 | 第33-34页 |
| 五 结论与讨论 | 第34-42页 |
| 1 、 求职网络是农民工找工作的重要途径 | 第35-36页 |
| 2 、 农民工求职网络的性别差异 | 第36-37页 |
| 3 、 结构化理论解释的可能性 | 第37-40页 |
| 4 、 研究方法的不足及研究缺憾 | 第40-4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| 附录: 调查问卷 | 第45-47页 |
| 后记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