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前 言 | 第1-16页 |
| 1 中小企业的理论描述 | 第16-28页 |
| ·中小企业的界定 | 第16-18页 |
| ·从质和量的角度来界定 | 第16-17页 |
| ·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界定 | 第17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| ·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| 第18-21页 |
| ·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| 第18页 |
| ·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装置 | 第18-19页 |
| ·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 | 第19页 |
| ·中小企业利于改善经济结构 | 第19-20页 |
| ·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| 第20页 |
| ·中小企业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 | 第20-21页 |
| ·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| 第21-23页 |
| ·内源融资 | 第21页 |
| ·间接融资 | 第21-22页 |
| ·直接融资 | 第22-23页 |
| ·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理论分析 | 第23-28页 |
| ·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动机分析 | 第23-25页 |
| ·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的阶段性特点 | 第25-28页 |
| 2 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分析 | 第28-37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的基本特点 | 第28-30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的SWOT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优势: | 第30页 |
| ·弱势: | 第30页 |
| ·机遇: | 第30-31页 |
| ·威胁: | 第31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 | 第31-33页 |
| ·融资渠道单一 | 第31-32页 |
| ·融资成本较高 | 第32页 |
| ·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和金融工具品种单一 | 第32页 |
| ·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落后 | 第32-33页 |
| ·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因素 | 第33-37页 |
| ·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| 第33页 |
| ·从中小企业自身缺陷分析融资难的原因 | 第33-34页 |
| ·从外部环境分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| 第34-37页 |
| 3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研究 | 第37-63页 |
| ·国内外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评析 | 第37-42页 |
| ·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的国际经验 | 第37-40页 |
| ·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的评析 | 第40-42页 |
| ·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环境 | 第42-44页 |
| ·舆论环境 | 第42-43页 |
| ·法律环境 | 第43页 |
| ·信息环境 | 第43-44页 |
| ·资金配置环境 | 第44页 |
| ·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| 第44-48页 |
| ·完善自身信用,树立良好形象 | 第45-46页 |
| ·明晰产权,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| 第46-47页 |
| ·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,增强企业活力 | 第47页 |
| ·转变融资观念,拓宽融资渠道 | 第47-48页 |
| ·创新和拓展间接融资渠道 | 第48-53页 |
| ·商业银行应适时调整信贷结构,增加中小企业在信贷资源中的比重 | 第48-51页 |
| ·大力发展对口支持中小企业的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| 第51-53页 |
| ·扩大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| 第53-56页 |
| ·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基金,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资本 | 第53-54页 |
| ·设立二板市场 | 第54-55页 |
| ·积极进行合理的股改上市 | 第55页 |
| ·发行企业债券及可转换债券 | 第55-56页 |
| ·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中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| 第56-63页 |
| ·加强社会中介机构信用建设,促进中介服务业规范发展。 | 第56-57页 |
| ·建立多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| 第57-58页 |
| ·区别对待大中小型企业的融资门槛 | 第58-59页 |
| ·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| 第59-61页 |
| ·积极推进中小企业利率市场化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| 致 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