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7-9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9-30页 |
·难降解有机物的主要处理方法 | 第9-16页 |
·生化法 | 第9-10页 |
·化学氧化法 | 第10-14页 |
·声化学氧化法 | 第14-15页 |
·脉冲电晕技术 | 第15页 |
·电催化氧化法 | 第15-16页 |
·几种典型高级氧化技术及其比较 | 第16-20页 |
·H_2O_2/UV(过氧化氢和紫外光组合)体系 | 第16-17页 |
·O_3/UV(臭氧和紫外光组合)过程 | 第17页 |
·O_3/H_2O_2/UV(臭氧/过氧化氢/紫外光组合) | 第17页 |
·UV-Fe~(2+)-H_2O_2系统 | 第17-18页 |
·以n型半导体为敏化剂的光催化氧化法 | 第18-19页 |
·电氧化法 | 第19-20页 |
·基本机理初探 | 第20-27页 |
·羟基自由基(~.OH)的性质 | 第20-21页 |
·UV/H_2O_2光化学反应机理 | 第21-23页 |
·阳极催化氧化原理 | 第23-25页 |
·阴极催化还原原理 | 第25-26页 |
·阴阳两极协同催化降解工艺 | 第26-27页 |
·光化学氧化-电化学结合降解技术 | 第27页 |
·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| 第27-28页 |
·氯酚废水的特点及其治理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降解技术 | 第30-37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30-31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1-32页 |
·有机物及中间产物测定 | 第31页 |
·COD测定 | 第31-3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有机污染物的阴阳两极协同降解技术 | 第37-52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38-39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COD测定 | 第39页 |
·有机物及中间产物测定 | 第39-40页 |
·羟基自由基的定性检测 | 第40页 |
·羟基自由基的定量测定 | 第40页 |
·H_2O_2的定量测定 | 第40-4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51页 |
·不同电催化降解方法的比较 | 第41-42页 |
·影响因素的考察 | 第42-49页 |
·氯酚在阴阳两极协同降解(ACE)的降解机理 | 第49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第五章 光电一体化协同氧化工艺 | 第52-75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主要试剂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装置及流程 | 第53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53-5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4-74页 |
·光电一体化的协同效应 | 第54-57页 |
·光电一体化的操作条件 | 第57-64页 |
·活性物质的测定 | 第64-67页 |
·氯酚降解机理和中间产物分析 | 第67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75-8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75-76页 |
·光化学催化氧化技术 | 第75页 |
·阴阳两极的协同降解作用技术 | 第75-76页 |
·光电一体化氧化技术 | 第76页 |
·未来工作的建议 | 第76-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