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-29页 |
·前言 | 第10-11页 |
·阻燃用Mg(OH)2的制备及表面改性处理 | 第11-17页 |
·阻燃剂Mg(OH)2的制备方法 | 第11-13页 |
·纳米氢氧化镁的制备 | 第13页 |
·Mg(OH)2的表面改性处理 | 第13-17页 |
·无卤阻燃塑料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4页 |
·磷系阻燃剂 | 第17-19页 |
·新型无机无卤阻燃剂 | 第19-21页 |
·无卤阻燃机理研究 | 第21-24页 |
·Mg(OH)2阻燃聚烯烃的研究概况 | 第24-26页 |
·无卤阻燃发展方向 | 第26-28页 |
·无卤阻燃技术发展方向 | 第26-27页 |
·无卤阻燃发展趋势 | 第27-28页 |
·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8-29页 |
第二章 试验部分 | 第29-35页 |
·试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| 第29-30页 |
·试验原料 | 第29页 |
·试验设备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0-35页 |
·微米级氢氧化镁的制备 | 第30页 |
·微米级氢氧化镁的表面处理 | 第30页 |
·LDPE阻燃样品的制备 | 第30-32页 |
·阻燃性能的测试 | 第32-34页 |
·分析测试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64页 |
·引言 | 第35页 |
·Mg(OH)2的表面处理 | 第35-37页 |
·两种Mg(OH)2颗粒形态的研究 | 第37-39页 |
·两种Mg(OH)2性能的比较 | 第39-42页 |
·阻燃性能比较 | 第40-41页 |
·阻燃性能比较 | 第41-42页 |
·LDPE/Mg(OH)2复合材料的结构形态的研究 | 第42-44页 |
·LDPE/微米级Mg(OH)2 | 第43页 |
·LDPE/纳米级Mg(OH)2 | 第43-44页 |
·氢氧化镁与增效剂的复合阻燃体系研究 | 第44-56页 |
·红磷对氢氧化镁的协同阻燃作用 | 第44-46页 |
·硼酸锌对氢氧化镁复合阻燃体系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石墨对氢氧化镁复合阻燃体系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复合阻燃体系的性能研究 | 第48-50页 |
·氢氧化镁复合阻燃体系的改进研究 | 第50-55页 |
·Mg(OH)2/Al(OH)3复配体系研究 | 第55-56页 |
·氢氧化镁复合阻燃体系阻燃机理的初步探讨 | 第56-64页 |
·成炭量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TG-DTA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产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| 第62-64页 |
结论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
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