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题要 | 第1页 |
引言 | 第9-11页 |
一、 上市公司激励问题 | 第11-28页 |
(一) 激励问题一般理论 | 第11-18页 |
1、 微观信息经济学 | 第11-14页 |
2、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14-16页 |
3、 激励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| 第16-18页 |
(二) 上市公司激励问题的产生 | 第18-28页 |
1、 激励问题的一般表现 | 第18-21页 |
2、 我国上市公司激励问题的特殊性 | 第21-28页 |
二、 期权与上市公司激励机制 | 第28-36页 |
(一) 期权内涵 | 第28-31页 |
1、 股票期权的定义及产生和发展 | 第28-29页 |
2、 经理股票期权的特点、要素及实施条件 | 第29-31页 |
(二) 期权在上市公司激励中的作用机制 | 第31-36页 |
1、 解决上市公司产权分割问题 | 第31-33页 |
2、 股票期权制度是实现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要途径 | 第33-35页 |
3、 期权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激励问题中的特殊意义 | 第35-36页 |
三、 如何发挥期权在上市公司激励中的作用 | 第36-46页 |
(一) 股票期权在我国的实践 | 第36-38页 |
(二) 我国期权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2页 |
1、 思想观念不统一,缺乏股票期权的推动机制 | 第39页 |
2、 实行股票期权计划的股票来源问题 | 第39-40页 |
3、 实行期股计划的利益兑现机制 | 第40-41页 |
4、 我国股票市场的弱效率问题 | 第41页 |
5、 “财会欺诈的始作俑者” | 第41-42页 |
(三) 如何推进我国股票期权计划的实施 | 第42-46页 |
1、 外部市场环境建设 | 第42-44页 |
2、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 | 第44-45页 |
3、 做到有“股”可“期” | 第45-46页 |
4、 建立健全一系列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 | 第46页 |
结束语 | 第46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