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2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课题研究内容和目的 | 第10页 |
1.3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| 第10-12页 |
2 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| 第12-20页 |
2.1 储蓄的含义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| 第12-14页 |
2.1.1 储蓄的历史及现代含义 | 第12-13页 |
2.1.2 我国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2.2 我国邮政储蓄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| 第14-16页 |
2.3 影响我国居民储蓄决定的主要因素 | 第16-20页 |
3 国内外邮政储蓄现状 | 第20-30页 |
3.1 国外邮政储蓄现状 | 第20-23页 |
3.2 国内邮政储蓄现状 | 第23-30页 |
3.2.1 国内邮政储蓄现状 | 第23-28页 |
3.2.2 重庆市邮政储蓄现状 | 第28-30页 |
4 我国邮政储蓄内外部环境分析 | 第30-50页 |
4.1 邮政储蓄外部环境分析 | 第30-38页 |
4.1.1 我国政治、经济等宏观因素对邮政储蓄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4.1.2 我国加入WTO对邮政储蓄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4.1.3 邮政储蓄与各金融机构的关系 | 第33-37页 |
4.1.4 邮政储蓄EFE评价矩阵 | 第37-38页 |
4.2 邮政储蓄内部环境分析 | 第38-43页 |
4.2.1 邮政储蓄主要内部优势和劣势分析 | 第38-42页 |
4.2.2 邮政储蓄IFE评价矩阵 | 第42-43页 |
4.3 邮政储蓄发展战略SWOT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.1 SWOT矩阵分析简介 | 第43页 |
4.3.2 邮政储蓄SO战略(发挥优势、利用机会) | 第43-44页 |
4.3.3 邮政储蓄ST战略(发挥优势、回避威胁) | 第44页 |
4.3.4 邮政储蓄WO战略(利用机会、克服弱点) | 第44页 |
4.3.5 邮政储蓄WT战略(克服弱点、回避威胁) | 第44页 |
4.4 邮政储蓄发展战略的QSPM评价 | 第44-47页 |
4.5 重庆市邮政储蓄发展的环境分析 | 第47-50页 |
5 我国邮政储蓄发展战略框架分析 | 第50-61页 |
5.1 进行邮政储蓄体制改革 | 第50-53页 |
5.1.1 邮政储蓄实行独立核算的专业化经营 | 第50-51页 |
5.1.2 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| 第51-53页 |
5.2 新经济条件下邮政储蓄市场定位分析 | 第53-54页 |
5.3 加强邮政储蓄城市业务的发展 | 第54-55页 |
5.4 加强邮政储蓄品牌形象的建设 | 第55-56页 |
5.5 加强邮政储蓄人力资源建设和管理 | 第56-57页 |
5.6 加强邮政储蓄业务创新的建设 | 第57-60页 |
5.7 加强邮政储蓄信息技术的建设 | 第60-61页 |
6 重庆市邮政储蓄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| 第61-64页 |
6.1 重庆邮政储蓄实行较独立核算的专业化经营 | 第61页 |
6.2 加强重庆邮政储蓄人力资源建设 | 第61-62页 |
6.3 加强重庆市邮政储蓄业务的创新 | 第62页 |
6.4 加强重庆邮政储蓄网点合理布局的研究 | 第62-64页 |
7 结论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