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10页 |
1.1 主题背景、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8页 |
1.3 系统的技术指标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 | 第10-16页 |
2.1 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 | 第10-12页 |
2.2 数据采集系统的结构形式 | 第12-13页 |
2.3 本系统的体系结构 | 第13页 |
2.4 系统的通道方案 | 第13-15页 |
2.5 本系统的通道方案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数据采集模块的研制 | 第16-40页 |
3.1 数据采集模块原理 | 第16-17页 |
3.2 模拟多路开关的设计 | 第17-19页 |
3.2.1 模拟多路开关的配置方式 | 第17-18页 |
3.2.2 模拟多路开关的选择 | 第18-19页 |
3.3 仪用放大器 | 第19-20页 |
3.4 采样保持 | 第20-21页 |
3.4.1 实时采样 | 第20-21页 |
3.4.2 等效时间采样 | 第21页 |
3.5 量化 | 第21-22页 |
3.6 编码 | 第22页 |
3.7 孔径时间 | 第22-23页 |
3.8 模数转换 | 第23-27页 |
3.8.1 A/D转换器的技术指标 | 第23-25页 |
3.8.2 A/D转换器的设计 | 第25-27页 |
3.9 数字电路逻辑部分 | 第27-40页 |
3.9.1 FPGA技术应用 | 第27页 |
3.9.1.1 概述 | 第27-30页 |
3.9.1.2 “在系统可编程”(ISP)技术 | 第27-28页 |
3.9.1.3 XILINX FPGA的使用过程 | 第28-29页 |
3.9.1.4 XILINX FPGA使用注意要点 | 第29-30页 |
3.9.2 序列器和控制寄存器的控制 | 第30-33页 |
3.9.2.1 序列器的控制 | 第30-31页 |
3.9.2.2 控制寄存器 | 第31-33页 |
3.9.3 数据存入和读出技术 | 第33-34页 |
3.9.4 触发采集控制 | 第34-35页 |
3.9.5 通用扩展I/O | 第35-36页 |
3.9.6 通信接口的设计 | 第36-40页 |
3.9.6.1 EPP协议信号定义 | 第36-37页 |
3.9.6.2 EPP/SPP寄存器接口 | 第37-38页 |
3.9.6.3 EPP接口电路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软件设计 | 第40-50页 |
4.1 概述 | 第40-41页 |
4.2 动态链接库(DLL)的设计 | 第41-42页 |
4.3 本系统所用的DLL简介 | 第42-45页 |
4.4 动态链接库的调用 | 第45页 |
4.5 采集结果的数据库管理 | 第45-47页 |
4.6 软件界面 | 第47-50页 |
第五章 调试与误差分析 | 第50-68页 |
5.1 抗干扰技术 | 第50-55页 |
5.1.1 PCB抗干扰设计措施 | 第50-51页 |
5.1.1.1 接地方案 | 第50-51页 |
5.1.1.2 电源干扰与去耦 | 第51页 |
5.1.2 数据处理 | 第51-55页 |
5.1.2.1 算术平均法 | 第52-53页 |
5.1.2.2 中值滤波 | 第53-55页 |
5.1.2.3 三点,五点中值滤波器 | 第55页 |
5.2 采集测试结果与误差分析 | 第55-68页 |
5.2.1 直流测试数据 | 第55-59页 |
5.2.2 共模抑制比的测试 | 第59页 |
5.2.3 数据采集系统的交流信号测试 | 第59-60页 |
5.2.4 测量误差的估计和处理 | 第60-62页 |
5.2.4.1 删除异常数据 | 第60页 |
5.2.4.2 对实测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 | 第60-62页 |
5.2.5 误差分析 | 第62-68页 |
5.2.5.1 测量误差的分类 | 第62页 |
5.2.5.2 测量误差的定义 | 第62-63页 |
5.2.5.3 本系统的主要误差来源及估算 | 第63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