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概念作文与中学作文教学
第一章 新概念作文的成功经验 | 第1-19页 |
一 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 | 第7-11页 |
(一) 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 | 第7-8页 |
(二) 亦喜亦忧的高三生活 | 第8-10页 |
(三) 电脑与商战 环境与生态 | 第10-11页 |
二 灵气四射的创新思维 | 第11-14页 |
(一) 新颖别致的文题 | 第11-12页 |
(二) 不拘一格的结构 | 第12-13页 |
(三) 千奇百怪的想象 | 第13-14页 |
(四) 灵光闪烁的思考 | 第14页 |
三 个性化的表达艺术 | 第14-19页 |
(一) 说真话 抒真情 | 第15-16页 |
(二) 新表达 新文体 | 第16-19页 |
第二章 新概念作文与中外写作比较 | 第19-23页 |
一 新概念作文与我国传统写作 | 第19页 |
二 新概念作文与国外作文教学思想 | 第19-21页 |
三 新概念作文的突破与发展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新概念作文与作文生成理论 | 第23-28页 |
一 情感图式的应有地位 | 第23-25页 |
(一) 对“双重转化”的反思 | 第23-24页 |
(二) 情感图式的应有地位 | 第24-25页 |
二 具象化的提出 | 第25-28页 |
(一) 具象化的提出 | 第25页 |
(二) 变“三重转化”为“四重转化” | 第25-28页 |
第四章 新概念作文与中学作文实践 | 第28-36页 |
一 发展完善情感图式 提高思想认识能力 | 第28-32页 |
(一) 结合实际 提供素材 | 第28-29页 |
(二) 指导观察 抓住特征 | 第29-30页 |
(三) 引发联想 抒发感受 | 第30页 |
(四) 加强德育 提高思想素质 | 第30-32页 |
二 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实践能力 | 第32-34页 |
(一) 占有材料 积累想象原型 | 第32页 |
(二) 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| 第32-34页 |
三 因材施教 培养个性化的表达能力 | 第34-36页 |
(一) 落实因材施教 | 第34页 |
(二) 克服“话语霸权” | 第34-35页 |
(三) 个性化的表达 | 第35-36页 |
结论 | 第36-38页 |
主要参考文献·注释 | 第38-39页 |
中文摘要 | 第39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