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中国高校面试招生可行性研究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22页
 一、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4-16页
  (一) 问题的提出第14页
  (二) 几组概念的界定第14-15页
  (三) 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9页
 三、基本研究思路和可能的创新点第19-22页
  (一) 基本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9-20页
  (二) 可能的创新点第20-22页
第二章 面试招生的历史回溯第22-28页
 一、萌芽时期(11 世纪)第22页
 二、兴旺时期(12──19 世纪中叶)第22-23页
 三、衰退时期(19 世纪中叶──20 世纪60 年代)第23-24页
 四、复兴时期(20 世纪70 年代至今)第24-28页
第三章 面试招生的教育理念第28-34页
 一、教育评价科学的发展对招生考试方式的影响第28-30页
 二、面试招生的人才选拔、培养理念第30-31页
  (一) 面试招生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30页
  (二) 面试招生与素质教育第30-31页
  (三) 面试招生与人才培养理念第31页
 三、面试招生与大学的内在发展逻辑第31-34页
  (一) 面试招生与大学自治第31-32页
  (二) 面试招生与学术自由第32-34页
第四章 面试招生的政治博弈第34-42页
 一、大学自治权与国家权力的博弈第34-35页
 二、面试招生与教育公平第35-37页
 三、面试招生公平保证机制第37-41页
  (一) 政府宏观调控第37-38页
  (二) 学校自主保证第38-40页
  (三) 社会参与监督第40-41页
 四、公平保证机制发展趋势第41-42页
第五章 面试招生的经济逻辑第42-47页
 一、高等教育经费分配模式对招生政策的影响第42-43页
 二、面试招生的市场经济分析第43-44页
  (一) 消费者市场第43-44页
  (二) 院校市场第44页
 三、面试招生的制度经济分析第44-47页
第六章 面试招生的政策分析第47-53页
 一、面试招生政策的价值选择第47-49页
  (一) 政治公正标准第48页
  (二) 经济效率标准第48页
  (三) 社会可行标准第48-49页
  (四) 实践检验标准第49页
 二、面试招生政策的主体、客体和环境第49-51页
  (一) 面试招生政策的主体第49-50页
  (二) 面试招生政策的客体第50页
  (三) 面试招生政策的环境第50-51页
 三、变革三维理论在面试招生中的应用第51-53页
第七章 面试招生的社会归宿第53-59页
 一、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第53-54页
 二、社会对高等教育系统分层的态度第54-55页
 三、面试招生的生存方式及发展空间第55-59页
  (一) 面试招生的生存方式第55-56页
  (二) 面试招生的发展空间第56-59页
结论第59-61页
 一、面试招生是历史的进步第59页
 二、面试招生有助于教育公平与办学效益的提高第59-60页
 三、面试招生需谨慎实施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致谢第64-65页
附录: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农村资教政策研究--以湖北省“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”为例
下一篇:中美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