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民航运输业市场结构动态演进与产业政策选择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 | 第10-12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对象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| ·国内民航市场结构理论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外民航市场结构研究情况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| ·内容框架 | 第14-15页 |
| ·本文的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|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概念 | 第17-25页 |
| ·民航运输业相关概念 | 第17-18页 |
| ·S-C-P 分析框架 | 第18-20页 |
| ·S-C-P 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S-C-P 的特点和作用 | 第19页 |
| ·S-C-P 的缺点 | 第19-20页 |
| ·五种竞争作用力分析方法 | 第20-22页 |
| ·五种竞争力分析方法的概念和内容 | 第20-21页 |
| ·五种竞争力的作用和意义 | 第21-22页 |
| ·规制经济学概述 | 第22-24页 |
| ·规制的涵义、内容与分类 | 第22-23页 |
| ·规制经济学相关理论 | 第23-2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民航运输业市场结构动态发展 | 第25-40页 |
| ·中国民航运输业市场发展过程 | 第25-27页 |
| ·民航运输业市场结构因素 | 第27-38页 |
| ·进入壁垒 | 第27-28页 |
| ·现有竞争对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 | 第28-37页 |
| ·替代品压力 | 第37页 |
| ·供方侃价能力 | 第37-3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| 第四章 民航运输业市场结构成因 | 第40-45页 |
| ·历史体制因素 | 第40-41页 |
| ·政策法规因素 | 第41-42页 |
| ·经济特征因素 | 第42-4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| 第五章 基于民航市场结构的市场绩效分析 | 第45-50页 |
| ·资源配置效率 | 第45-47页 |
| ·市场占有 | 第45页 |
| ·航线进入和经营 | 第45-46页 |
| ·经济效益 | 第46-47页 |
| ·规模结构效率 | 第47页 |
| ·运力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 | 第47-4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| 第六章 民航运输业产业政策建议 | 第50-59页 |
| ·中国民航运输业产业政策演变历程 | 第50-55页 |
| ·宏观层面产业政策选择 | 第55-57页 |
| ·市场准入与定价 | 第55-57页 |
| ·市场结构 | 第57页 |
| ·微观层面政策建议 | 第57-58页 |
| ·国有航空公司 | 第57-58页 |
| ·民营航空公司 | 第5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|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2页 |
| ·本文总结 | 第59-60页 |
| ·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 | 第59页 |
| ·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| 第59-60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60-62页 |
| ·本文的不足 | 第60-61页 |
| ·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| 致谢 | 第64-65页 |
|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