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9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9-19页 |
| ·林荫银莲花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| 第9页 |
| ·地乌的药用价值 | 第9-10页 |
| ·植物休眠的原因和类型 | 第10-12页 |
| ·种子的休眠 | 第10-11页 |
| ·芽的休眠 | 第11-12页 |
| ·解除植物休眠的方法 | 第12-14页 |
| ·种子休眠的解除 | 第12-14页 |
| ·芽休眠解除 | 第14页 |
| ·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概述 | 第14-19页 |
| ·药用植物试管微繁 | 第15-17页 |
| ·药用植物细胞培养 | 第17-19页 |
| 2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9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| 3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7页 |
| ·林荫银莲花自然立地条件观测 | 第20页 |
| ·林荫银莲花生长发育习性及自然立地条件观测 | 第20-21页 |
| ·材料来源与保存 | 第20页 |
| ·种子活力测定 | 第20页 |
| ·种子处理及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温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解除林荫银莲花根状茎休眠的效应 | 第21-22页 |
| ·材料来源与保存 | 第21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林荫银莲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| 第22-27页 |
| ·试验材料及培养条件 | 第22-23页 |
| ·试验方法 | 第23-27页 |
| 4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2页 |
| ·林荫银莲花生长发育习性及立地条件观察 | 第27-29页 |
| ·促进种子萌发研究 | 第29-31页 |
| ·种子活力测定 | 第29-30页 |
| ·不同药剂低温层积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| 第30页 |
| ·种子无菌萌发试验 | 第30页 |
| ·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·温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解除林荫银莲花根状茎休眠的效应 | 第31-38页 |
| ·温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解除林荫银莲花根状茎休眠的效应 | 第31-36页 |
| ·根状茎萌发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 | 第36-37页 |
| 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| ·林荫银莲花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| 第38-42页 |
| ·外植体消毒试验 | 第38-40页 |
| ·林荫银莲花组织培养 | 第40-41页 |
| 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5 讨论与建议 | 第42-45页 |
| ·讨论 | 第42-44页 |
| ·种子萌发 | 第42页 |
| ·温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解除林荫银莲花根状茎休眠的效应 | 第42-43页 |
| ·林荫银莲花组织培养 | 第43-44页 |
| ·建议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| 附图 | 第49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