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一、研究的缘起 | 第8-10页 |
(一)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| 第8页 |
(二) 新课程的要求 | 第8-10页 |
(三) 初中《英语课程标准》的要求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2页 |
(一) 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(二) 实践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(一) 研究的对象 | 第12页 |
(二) 研究的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二章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概述 | 第14-23页 |
一、概念界定 | 第14-16页 |
(一) 互动式教学 | 第14-16页 |
(二)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 | 第16页 |
二、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的特征 | 第16-18页 |
(一) 双向互动性 | 第16-17页 |
(二) 相互依存性 | 第17页 |
(三) 创造性 | 第17-18页 |
三、互动式教学较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 | 第18-19页 |
(一) 互动式教学的优势 | 第18页 |
(二) 优势的具体表现 | 第18-19页 |
四、初中互动式教学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3页 |
(一) 提出的背景 | 第19-20页 |
(二) 国内外相关研究 | 第20-23页 |
第三章 当前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3-29页 |
一、教师层面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3-27页 |
(一) 对新课程要求了解不足 | 第23页 |
(二) 课堂前期准备不充分 | 第23-24页 |
(三) 教学目标设立不恰当 | 第24-25页 |
(四) 课堂互动设计不合理 | 第25页 |
(五) 教学指导方法不贴切 | 第25-26页 |
(六) 教师自身职业素养不高 | 第26页 |
(七) 对课堂突发情况估计不足 | 第26-27页 |
二、学生层面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7-28页 |
(一) 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 | 第27页 |
(二) 注意力不易集中 | 第27页 |
(三) 知识获取量不足 | 第27页 |
(四) 不接受互动活动 | 第27页 |
(五) 个别学生性格内向 | 第27-28页 |
三、评价标准层面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| 第28-29页 |
(一) 对学生的评价问题 | 第28页 |
(二) 对教师的评价问题 | 第28-29页 |
第四章 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对策 | 第29-38页 |
一、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实施原则 | 第29-32页 |
(一) 做好课前准备 | 第29页 |
(二) 做好课中的实践工作 | 第29-31页 |
(三) 做好课后的后续工作 | 第31-32页 |
二、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方式 | 第32-34页 |
(一) 设疑导入式 | 第32页 |
(二) 剧情模拟式 | 第32-33页 |
(三) 移植求异式 | 第33页 |
(四) 先入为主式 | 第33-34页 |
三、初中英语互动式教学的实施步骤 | 第34-38页 |
(一) 互动式教学的前期规划 | 第34-35页 |
(二) 互动式教学具体实施环节 | 第35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后记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