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25页 |
·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概况 | 第12-15页 |
·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途径 | 第12-14页 |
·从近缘植物导入小麦的优良基因或性状 | 第14-15页 |
·小麦多属杂种 | 第15-17页 |
·小麦多属杂种研究概况 | 第15页 |
·多属杂种的创制途径 | 第15-16页 |
·多属杂种的利用价值 | 第16-17页 |
·小麦-黑麦1BL/1RS 易位系的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| 第17-24页 |
·1BL/1RS 易位系的细胞遗传学鉴定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1BL/1RS 易位的生化鉴定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1BL/1RS 易位的分子鉴定方法 | 第20-23页 |
·小结 | 第23-24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5页 |
2 实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| 第25-36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设计 | 第26-27页 |
·稳定多属杂交高代材料的鉴定 | 第26-27页 |
·山农05078 的鉴定 | 第27页 |
·山农030-1 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分析 | 第27页 |
·试验地点 | 第27-2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8-36页 |
·农艺性状鉴定 | 第28页 |
·抗病性鉴定 | 第28-29页 |
·细胞学鉴定方法 | 第29页 |
·基因组DNA 提取和纯化 | 第29-30页 |
·基因组原位杂交 | 第30-33页 |
·SSR-PCR 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种子麦谷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电泳分析(SDS-PAGE) | 第34-36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6-55页 |
·多属杂交后代种质系的性状特点及细胞学特点 | 第36-45页 |
·多属杂交后代种质系的性状特点及抗病性鉴定结果 | 第36-40页 |
·多属杂交后代种质系的细胞学特点 | 第40-45页 |
·五个多属杂交后代种质系的HMW-GS 组成分析和部分品质性状测定 | 第45-47页 |
·种质系的HMW-GS 的组成 | 第45-46页 |
·多属杂交后代种质系的品质特点 | 第46-47页 |
·种质系山农05078 的筛选与鉴定 | 第47-53页 |
·山农05078 的选育、性状和细胞学特点 | 第47-49页 |
·山农05078 遗传组成的鉴定 | 第49-53页 |
·种质系山农030-1 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山农030-1 的性状和细胞学特点 | 第53-54页 |
·种质系山农030-1 的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来源分析 | 第54-55页 |
4 讨论 | 第55-58页 |
·五个多属杂交后代种质系的利用价值 | 第55-56页 |
·山农05078 的鉴定 | 第56-57页 |
·山农030-1 的白粉病抗性基因的来源及其利用 | 第57-58页 |
5 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