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化学杀雄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系的物质代谢及光合特性研究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3页
英文缩略符号表第13-14页
1. 引言第14-29页
   ·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及获取雄性不育的途径第15-19页
     ·细胞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化学杂交剂系统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核基因雄性不育第17-18页
     ·光温敏雄性不育系统第18-19页
   ·CHA 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机理的研究进展第19-22页
     ·细胞学研究第19页
     ·生理生化机理研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蛋白质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·籽粒产量影响因素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小麦光合特性的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关系第23页
       ·气孔导度与光合作用第23-24页
     ·库源关系与籽粒产量第24-25页
   ·丙烯酰胺电泳技术的应用第25-27页
   ·试验目的及研究意义第27-29页
2. 材料与方法第29-34页
   ·研究材料第29-30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29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采集第29页
     ·化学杂交剂第29页
     ·实验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·田间试验设计第30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30-34页
     ·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第30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30页
     ·地上部干物质贮藏器官干物质量第30-31页
     ·旗叶糖含量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可溶性总糖及淀粉含量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蔗糖含量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·籽粒指标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籽粒体积测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·籽粒可溶性糖、淀粉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·蔗糖含量测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淀粉积累量第32页
     ·籽粒醇溶蛋白电泳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·醇溶蛋白提取第32页
       ·醇溶蛋白电泳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数据分析第33-34页
3. 结果与分析第34-48页
   ·CHA 杀雄不育株形态第34页
   ·叶生理特性第34-41页
     ·旗叶叶绿素含量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旗叶光合生理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·净光合速率(P_n)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·气孔导度(G_s)第36页
       ·蒸腾速率(T_r)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·水分利用率(WUE)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旗叶碳水化合物含量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·可溶性总糖含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·蔗糖含量第40页
       ·淀粉含量第40-41页
   ·库器官生理特性第41-47页
     ·籽粒含水量和籽粒体积第41-42页
     ·籽粒灌浆进程第42-44页
     ·籽粒碳水化合物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·可溶性糖含量第44页
       ·蔗糖含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·淀粉含量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旗叶、籽粒主要生理指标及差异比较第46-47页
   ·不育系醇溶蛋白分析第47-48页
4. 讨论第48-52页
   ·叶生理特性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·库器官生理特性分析第49页
   ·库-源平衡第49-50页
   ·不育系的醇溶蛋白分析第50页
   ·进一步的研究设想第50-52页
5. 结论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62页
致谢第62-6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麦Ms2、Rht10基因对光合生理效应的影响
下一篇:小麦多属杂交后代种质系的鉴定和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