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引言 | 第11-25页 |
·水稻抗虫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6页 |
·苏云金杆菌( Bt) 杀虫晶体蛋白基因 | 第12-14页 |
·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| 第14-15页 |
·外源凝集素基因 | 第15-16页 |
·草甘膦及其抗性植物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·草甘膦的作用机理 | 第16-17页 |
·EPSPS合成酶编码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17页 |
·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草甘膦抗性植物的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EPSPS酶基因在作物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| 第18-21页 |
·多基因转化策略在水稻转化中的研究应用 | 第21-24页 |
·多基因抗性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1-23页 |
·多基因转化策略的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4-25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 | 第24页 |
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24-2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40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-27页 |
·植物材料 | 第25页 |
·菌株 | 第25页 |
·质粒 | 第25-2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7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7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7-30页 |
·培养基的配制 | 第27-28页 |
·常用的缓冲液和试剂成分的配制 | 第28-3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0-40页 |
·载体构建 | 第30-32页 |
·水稻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 | 第32-35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| 第35-40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0-64页 |
·以Epsps 基因为筛选标记的多价抗虫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40-49页 |
·中间载体pCTSM1300 的构建 | 第44页 |
·中间载体pCT-PinII-1 的构建 | 第44页 |
·中间载体pCT-Bt-2 的构建 | 第44页 |
·载体pCTSKC3 的构建 | 第44-47页 |
·大分子连接反应中的各组实验方案对比结果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转抗草甘膦基因和多个抗虫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 | 第49-53页 |
·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 | 第49页 |
·水稻愈伤组织的转化——基因枪法 | 第49-53页 |
·水稻愈伤组织的转化——农杆菌介导法 | 第53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| 第53-58页 |
·R0 代转基因植株的PCR 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R0 代转基因植株的PCR-Southern blot 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R0 代转基因植株的Southern blot 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转基因植株的草甘膦抗性鉴定 | 第58-64页 |
·盆栽转基因植株离体叶片的草甘膦抗性试验 | 第58-59页 |
·盆栽植株叶片草甘膦涂抹抗性试验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盆栽植株整株喷洒草甘膦抗性试验分析 | 第60-64页 |
4 讨论 | 第64-70页 |
·多基因转化效率与转化方法的研究 | 第64-66页 |
·启动子与基因高效表达的研究 | 第66-68页 |
·转基因植株拷贝数检测方法的探讨 | 第68-70页 |
5 结论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3页 |
致谢 | 第83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