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车辆工程论文--货车论文

C70铁路货车关键部件的疲劳应力计算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1章 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·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·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·载荷谱第11-12页
     ·疲劳应力计算及处理第12-14页
   ·本文工作第14-15页
第2章 疲劳载荷谱第15-56页
   ·铁路线路等级划分方案第15-19页
   ·代表线路的构成要素统计第19-25页
     ·京广线北京—武汉段第20-22页
     ·襄渝线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成昆线第23-25页
   ·构成要素的载荷谱第25-43页
     ·关键部件载荷谱的关系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直道-速度元素第26-29页
     ·弯道-半径-速度元素第29-34页
     ·道岔元素第34-36页
     ·制动元素第36-40页
     ·轨接头元素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桥梁元素第41-43页
   ·轮-轴的疲劳载荷谱第43-52页
     ·轮-轴的力学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轮-轴载荷谱的组合形式第44-50页
     ·轮轴的疲劳载荷谱第50-52页
   ·摇枕的疲劳载荷谱第52-54页
     ·摇枕的力学模型第52页
     ·摇枕载荷谱的组合形式第52页
     ·摇枕的疲劳载荷潜第52-54页
   ·侧架的疲劳载荷谱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侧架的力学模型第54页
     ·侧架载荷谱的组合形式第54页
     ·侧架的疲劳载荷谱第54-55页
   ·小结第55-56页
第3章 疲劳应力第56-105页
   ·疲劳应力第56-59页
     ·概念第56页
     ·结构疲劳应力计算的新方法第56-57页
     ·当量疲劳应力第57-59页
   ·轮-轴疲劳应力第59-90页
     ·力学加载模型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第60页
     ·材料参数第60-61页
     ·轮-轴机械应力第61-71页
     ·制动热应力第71-88页
     ·考核部位当量应力第88-90页
   ·摇枕疲劳应力第90-98页
     ·力学模型第90-91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第91页
     ·材料参数第91-92页
     ·考核部位与传递函数确定第92-96页
     ·考核部位的疲劳当量应力第96-98页
   ·侧架疲劳应力第98-104页
     ·力学模型第98-99页
     ·有限元模型第99页
     ·材料参数第99页
     ·考核部位与传递函数确定第99-103页
     ·考核部位的疲劳当量应力第103-104页
   ·小结第104-105页
总结第105-107页
致谢第107-108页
参考文献第108-11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eM-Plant的铁路集装箱结点站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
下一篇:无缝线路局部快速降温分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