粉细砂液化特性及碎石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研究
| 摘要 | 第1-7页 | 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 
| 第1章 绪论 | 第12-26页 | 
| ·引言 | 第12-13页 | 
| ·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 
| ·地震液化研究现状 | 第14-23页 | 
| ·砂土液化概念 | 第14页 | 
| ·砂土液化机理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 
| ·地震液化影响因素 | 第15-16页 | 
| ·动三轴液化试验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 
| ·地震液化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 
| ·碎石桩抗液化加固机理 | 第23-24页 | 
| 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4-26页 | 
| 第2章 地震液化的动三轴试验 | 第26-47页 | 
| ·引言 | 第26页 | 
| ·动三轴液化试验 | 第26-29页 | 
| ·试验设备 | 第26-27页 | 
| ·试验分组 | 第27页 | 
| ·试样及试验方法 | 第27-28页 | 
| ·试验步骤 | 第28-29页 | 
| ·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9-45页 | 
| ·抗液化强度 | 第29-33页 | 
| ·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 | 第33-37页 | 
| ·应力应变关系 | 第37-40页 | 
| ·动模量 | 第40-42页 | 
| ·不同排水情况下动力特性比较 | 第42-45页 | 
| ·小结 | 第45-47页 | 
| 第3章 有限差分法动力分析理论基础 | 第47-58页 | 
| ·概述 | 第47-48页 | 
| ·本构关系 | 第48-54页 | 
| ·摩尔-库仑(Mohr-Coulomb)模型 | 第48-50页 | 
| ·Finn-Byrne模型 | 第50-52页 | 
| ·流-固耦合分析模型 | 第52-54页 | 
| ·FLAC动力分析计算方法 | 第54-56页 | 
| ·FLAC动荷载输入及动力边界条件 | 第56-58页 | 
| ·动荷载的输入 | 第56页 | 
| ·动态边界 | 第56-58页 | 
| 第4章 动三轴液化试验的数值模拟 | 第58-67页 | 
| ·引言 | 第58页 | 
| ·数值计算模型 | 第58-62页 | 
| ·几何模型 | 第58-59页 | 
| ·模型参数 | 第59-61页 | 
| ·模型动态分析 | 第61-62页 | 
| ·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62-66页 | 
| ·小结 | 第66-67页 | 
| 第5章 碎石桩复合地基地震液化的数值模拟 | 第67-95页 | 
| ·引言 | 第67页 | 
| ·模型建立及计算过程 | 第67-71页 | 
| ·地质情况 | 第67-68页 | 
| ·几何模型 | 第68-69页 | 
| ·模型参数 | 第69-70页 | 
| ·模型动态分析 | 第70-71页 | 
| ·原状地基的地震响应结果与分析 | 第71-78页 | 
| ·地基内孔隙水压力及有效应力变化规律 | 第71-75页 | 
| ·地基路基沉降变形规律 | 第75-77页 | 
| ·地基路基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| 第77-78页 | 
| ·碎石桩复合地基的地震响应结果与分析 | 第78-89页 | 
| ·地基内孔隙水压力及有效应力变化规律 | 第78-84页 | 
| ·地基路基沉降变形规律 | 第84-86页 | 
| ·地基路基水平位移变化规律 | 第86-89页 | 
| ·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评价 | 第89-93页 | 
| ·地基内超静孔隙水压力变化对比分析 | 第89-91页 | 
| ·地基路基沉降对比分析 | 第91-92页 | 
| ·地基路基水平位移对比分析 | 第92-93页 | 
| ·小结 | 第93-95页 | 
| 结论 | 第95-97页 | 
| 致谢 | 第97-98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98-102页 | 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主要科研工作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