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5页 |
引言 | 第5-11页 |
·相关研究的回顾及分析 | 第5-9页 |
·研究内容及所用方法 | 第9页 |
·语料来源及说明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“掉”的意义分类 | 第11-14页 |
·“掉_1”、“掉_2”的内部分类 | 第11-14页 |
第二章 “掉”的语法性质 | 第14-20页 |
·“掉_1”、“掉_2”之间的比较 | 第14-16页 |
·较为虚化的“掉_1”、“掉_2”与一般补语的比较 | 第16-18页 |
·较为虚化的掉_1”、“掉_2”与体标记的比较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“掉”对相关谓词性成分的选择 | 第20-26页 |
·谓词性成分的初步分析 | 第20页 |
·“掉”对相关谓词性成分的选择 | 第20-26页 |
第四章 “V/A 掉”的句法语义特点 | 第26-38页 |
·含“V 掉”短语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| 第26页 |
·“V/A+NP”与“掉”的致使/非致使关系 | 第26-28页 |
·“NP1+V/A+掉(+NP2)”的语义句法结构 | 第28-31页 |
·相关成分的语义特征 | 第31-35页 |
·“状态实现”类“掉”的情态义 | 第35-38页 |
第五章 “掉”参与构成的情状 | 第38-48页 |
·引言 | 第38页 |
·基本概念介绍:情状、体、视点体、情状体 | 第38-39页 |
·“掉”的作用:明确情状终点 | 第39-41页 |
·“掉”参与构成的情状类型 | 第41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结语 | 第48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后记 | 第52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