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地球物理学论文--大地(岩石界)物理学(固体地球物理学)论文--地震学论文--工程地震论文

以Google Earth为平台,基于GDP、人口与场地效应的全球大震损失评估模型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目录第9-12页
第1章 绪论第12-30页
   ·引言第12-13页
   ·主要研究思路第13-15页
   ·相关研究背景介绍第15-29页
     ·全球大震情况第15-19页
     ·全球人口城市化第19-22页
     ·数字地球和Google Earth的发展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场地效应对地震动的影响第25-28页
     ·基于GDP和人口的损失估计第28-29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9-30页
第2章 新生代GIS平台Google Earth第30-63页
   ·引言第30-31页
   ·GIS震害评估研究现状第31-33页
   ·WebGIS的发展及应用第33-39页
   ·数字地球第39-43页
     ·数字地球概念第39-40页
     ·数字地球所需要的技术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数字地球的应用第41-43页
   ·新生代GIS平台Google Earth第43-61页
     ·Google Earth的背景第44-45页
     ·Google Earth的优势第45-48页
     ·Google Earth在各领域的应用第48-52页
     ·KML语言介绍与特点第52-54页
     ·KML的基本应用第54-61页
   ·小结第61-63页
第3章 地震动及场地效应分布第63-121页
   ·引言第63页
   ·快速地震动-ShakeMap第63-83页
     ·引言第64页
     ·ShakeMap运行机制第64-67页
     ·ShakeMap的运行环境第67-68页
     ·ShakeMap能提供的地震动参数第68-80页
     ·ShakeMap前景与讨论第80-82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82-83页
   ·地震动的场地效应校正第83-105页
     ·场地效应的重要性第86-88页
     ·场地效应的研究现状第88-89页
     ·全球强震观测台网现状第89-94页
     ·Nakemura方法计算场地效应第94-105页
   ·基于地形倾斜度的场地效应校正第105-117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·数据第106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计算地形倾斜度分布和V_s~(30)分布第107页
     ·场地效应校正因子第107-110页
     ·应用及与实测的场地条件对比第110-117页
   ·汶川地震中的场地效应第117-11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9-121页
第4章 基于GDP与人口的损失评估第121-139页
   ·引言第121页
   ·背景第121-123页
   ·地震损失研究概述第123-124页
   ·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的发展与现状第124-127页
   ·用宏观经济指标作为社会财富的度量第127-132页
   ·GDP损失率与地震烈度的关系第132-135页
   ·小结第135-139页
第5章 实际震例的应用第139-162页
   ·引言第139-142页
   ·2008年汶川Ms8.0地震第142-152页
     ·引言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·破裂模型和强震数据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·地震动与烈度分布第145-149页
     ·与实际烈度分布图的比较第149-150页
     ·受影响的人口和GDP损失分布第150-152页
   ·2007年秘鲁M8.0级地震第152-160页
     ·秘鲁地震背景第152-154页
     ·秘鲁地震地震动分布第154-159页
     ·秘鲁地震损失分布第159-160页
   ·小结第160-162页
第6章 总结与展望第162-165页
   ·结论第162-163页
   ·展望第163-165页
参考文献第165-175页
致谢第175页

论文共1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活动的郊区交通需求建模体系
下一篇:考古学意义的北美自然铜地球化学示踪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