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中的渗透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·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 | 第10-11页 |
·中学德育发展的要求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3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采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采取的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2 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教学中渗透的体现 | 第15-22页 |
·传统道德的内容 | 第15-18页 |
·克己奉公 | 第15-16页 |
·仁爱兼利 | 第16页 |
·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 | 第16页 |
·修身自律,躬行实践 | 第16-18页 |
·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教学的体现 | 第18-20页 |
·隐性教育功能 | 第18页 |
·显性教育功能 | 第18页 |
·养成教育功能 | 第18-19页 |
·素质构建功能 | 第19-20页 |
·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教学中渗透的意义 | 第20-22页 |
3 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| 第22-26页 |
·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基本方法 | 第22-24页 |
·情感陶冶法 | 第22页 |
·教育说服法 | 第22-23页 |
·实践锻炼法 | 第23页 |
·榜样模仿法 | 第23页 |
·奖励惩罚法 | 第23-24页 |
·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其他方法 | 第24-26页 |
·德育教学内容、形式与现实紧密联系起来 | 第24页 |
·将德育和学校管理结合起来 | 第24页 |
·实践锻炼法学校要加大德育建设投资力度 | 第24-25页 |
·榜样模仿法发挥教师的德育示范作用 | 第25页 |
·奖励惩罚法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德育教育目的 | 第25页 |
·实现学校、家庭、社会道德教育一体化 | 第25-26页 |
4 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中渗透的价值 | 第26-41页 |
·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中的价值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奠定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 | 第27-28页 |
·有利于建构积极的人生观 | 第28页 |
·诚实守信修身的教育行为准则 | 第28-29页 |
·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价值实现 | 第29-31页 |
·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相结合 | 第29-30页 |
·进取精神与成才观相结合 | 第30页 |
·诚信自省精神与行为规范相结合 | 第30-31页 |
·注重优良传统道德的教育 | 第31-36页 |
·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| 第31-33页 |
·做好德育教育的几点措施 | 第33页 |
·传统道德教育进行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3-36页 |
·加大传统道德在中学德育教育中的分量 | 第36-41页 |
·纠正重智育轻德育的偏向 | 第36-39页 |
·建造和谐人居传统文化可以弥补德育的内部缺失 | 第39-41页 |
5 结语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