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财政法论文--金融法论文--信托、信贷法论文

论规避法律的信托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引言第10-12页
 一、选题背景第10页
 二、写作目的第10页
 三、研究方法第10-11页
 四、特别说明第11-12页
第一章 规避法律的信托相关概念界定第12-24页
 一、规避法律的行为概述第12-18页
  (一) 规避法律的定义第12-14页
  (二) 规避法律行为的性质和裁决方法第14-17页
  (三) 规避法律行为的类型第17-18页
 二、强制性法律规范概述第18-22页
  (一) 强制性法律规范的定义第19页
  (二) 强制性法律规范类型分析第19-22页
 三、规避法律的信托的定义第22-23页
 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二章 英美法中规避法律的信托研究——从历史和实证的角度第24-39页
 一、信托的历史起源与规避法律第24-30页
  (一) 信托起源的相关学说与规避法律第24-25页
  (二) 用益制及其避法功能第25-27页
  (三) 用益制的法律结构与规避法律第27-28页
  (四) 《用益法》之后——现代信托制度第28-30页
 二、英美法对信托规避法律的规制第30-36页
  (一) 信托目的第30-33页
  (二) 消极信托第33-35页
  (三) 受益人资格第35-36页
 三、虚假信托——与规避法律的信托比较第36-38页
  (一) 虚假信托与消极信托的区别第37页
  (二) 虚假信托的判断标准第37-38页
 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 大陆法对规避法律的信托的规制——以台湾为例第39-45页
 一、大陆法系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第39-40页
  (一) 日本和韩国信托法的相关规定第39页
  (二) 台湾地区信托法的相关规定第39-40页
 二、台湾地区信托法立法与判例分析第40-44页
  (一) 对台湾地区信托法第五条第一项的理解第40-41页
  (二) 对台湾地区信托法第五条第四项的理解第41-42页
  (三) 台湾实务界对消极信托的理解第42-44页
 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 我国法中与规避法律的信托相关条款评析第45-50页
 一、我国法中与规避法律的信托相关条款概述第45-46页
  (一) 《信托法》的相关条款第45页
  (二) 《民法通则》和《合同法》的相关条款第45-46页
 二、相关条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第46-49页
  (一) 《信托法》相关条款和实务中存在的问题第46-47页
  (二) 相关条款的法律适用——与消极信托有关第47-48页
  (三) 完善我国信托法相关条款的建议第48-49页
 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 规避法律的信托效力判断方法及实例分析第50-57页
 一、规避法律的信托效力判断方法第50-52页
  (一) 判断规避法律的信托效力的一般性思路第50-52页
 二、规避法律的信托相关实例分析第52-56页
  (一) 以信托的方式实现职工持股第52-54页
  (二) 以信托规避外汇管理的相关法规第54页
  (三) 商业银行以信托理财规避贷款限制第54-55页
  (四) 利用他人身份投资或获得财产权第55-56页
 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结论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资产证券化信托模式的法律构建
下一篇:论信托受益权的性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