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渝地区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1 问题提出 | 第10-24页 |
| ·引言 | 第10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0-22页 |
| ·工作压力 | 第10-12页 |
| ·职业倦怠 | 第12-21页 |
| ·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的关系 | 第21-22页 |
| ·本研究的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22-23页 |
| ·实践意义 | 第23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假设 | 第23-24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23页 |
| ·假设 | 第23-24页 |
| 2 川渝地区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调查 | 第24-39页 |
| ·理论构想 | 第24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初测问卷的编制 | 第24-29页 |
| ·目的 | 第24页 |
| ·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9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问卷的实测与检验 | 第29-32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29页 |
| ·方法 | 第29-30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2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特点 | 第32-39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的一般特点 | 第33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 | 第33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在婚姻状况变量上的差异 | 第33-34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在职务状况变量上的差异 | 第34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在工作性质变量上的差异 | 第34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在工作年限变量上的差异 | 第34-36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在学历状况变量上的差异 | 第36-39页 |
| 3 川渝地区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调查 | 第39-45页 |
| ·研究目的 | 第39页 |
| ·方法 | 第39页 |
| ·被试 | 第39页 |
| ·研究材料 | 第39页 |
| ·研究程序 | 第39页 |
| ·统计处理 | 第39页 |
| ·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0页 |
| ·MBI-GS中文修订版在本次研究中的信度 | 第39-40页 |
| ·MBI-GS中文修订版在本次研究中的效度 | 第40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特点 | 第40-45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的一般特点 | 第40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在性别变量上的差异 | 第40-41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在婚姻状况变量上的差异 | 第41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在职务变量上的差异 | 第41-42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在工作性质变量上的差异 | 第42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在工作年限变量上的差异 | 第42-43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在学历变量上的差异 | 第43-45页 |
| 4 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 | 第45-46页 |
| 5 总的讨论 | 第46-52页 |
| ·关于测量工具 | 第46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特点 | 第46-47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特点 | 第46-47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职业倦怠特点 | 第47页 |
| ·高校安全保卫人员工作压力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研究得到的启示 | 第48-50页 |
| ·本研究的不足 | 第50-52页 |
| 6 结论 | 第52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| 附录 | 第56-61页 |
| 后记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