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一、引论 | 第9-16页 |
(一)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 基督教教育是陕西近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领域 | 第10-11页 |
2. 陕西基督教教育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典型代表,是研究中国现代化的 | 第11页 |
重要环节 | 第11页 |
(二) 相关研究 | 第11-15页 |
1. 对基督教教育的整体性研究颇丰 | 第11-13页 |
2. 区域研究多限于沿海和政治文化中心,对内陆地区关注不够 | 第13-14页 |
3. 对陕西的研究主要限于基督教在陕西的历史沿革 | 第14-15页 |
(三)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(五) 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5-16页 |
二、陕西历史上的基督教及其教育 | 第16-23页 |
(一) 景教在陕西 | 第16-17页 |
(二) 元代也里可温教在陕西的活动 | 第17-18页 |
(三) 明末清初基督教的重新传入 | 第18-20页 |
(四) 鸦片战争后基督教在陕的复兴与发展 | 第20-23页 |
三、新时期的传教与教育的关系 | 第23-27页 |
(一) 直接布道-----新教基要派的传教策略 | 第24-25页 |
(二) "以学辅教"-----新教自由派的传教策略 | 第25-26页 |
(三) 相对滞后的天主教教育 | 第26-27页 |
四、晚清民国时期基督教在陕西的教育实践 | 第27-57页 |
(一) 基督教在陕西的学校教育 | 第27-40页 |
1. 基督教教育在陕西的初创阶段(1891-1900) | 第28-30页 |
2. 发展阶段(1900-1930) | 第30-35页 |
3. 调整发展阶段(1930年以后) | 第35-40页 |
(二) 教会的神职人员培养 | 第40-45页 |
(三) 广泛的基督教社会教育活动 | 第45-57页 |
1. 一批致力于基督教社会教育的传教士和广泛的教育对象 | 第45-46页 |
2. 形式多样的基督教社会教育活动 | 第46-57页 |
五、晚清民国时期陕西基督教教育的特点及分析 | 第57-65页 |
(一) 近代在陕教会学校创立的时间较晚 | 第57-58页 |
(二) 办学层次较低 | 第58-62页 |
1. 生源较少,缺乏举办高水平学校的生源基础 | 第59-60页 |
2. 陕西社会对工商业及外贸人才的需求不足 | 第60页 |
3. 陕西缺少致力于创办高等教育的传教士 | 第60-62页 |
(三) 办学种类单一 | 第62-63页 |
(四) 陕西基督教社会教育创办时间晚、活动范围较小 | 第63-65页 |
六、晚清民国时期陕西基督教教育价值分析 | 第65-71页 |
(一) 教会学校教育在陕西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分析 | 第65-69页 |
1. 启迪民智,引导陕西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| 第65-66页 |
2. 首开陕西女子教育之先河 | 第66-69页 |
(二) 教会学校教育与我国教育主权的矛盾状况分析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4-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