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研究

摘要第1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引言第12-14页
一、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界定第14-18页
 (一) 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界定第14-16页
  1、暂缓判决概念的界定第14页
  2、暂缓判决特征的界定第14-15页
  3、暂缓判决性质的界定第15-16页
 (二) 暂缓判决与相关概念的区别第16-18页
  1、暂缓判决与缓刑第16-17页
  2、暂缓判决与暂缓起诉第17-18页
二、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基础和价值第18-30页
 (一) 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8-21页
  1、实质正义论第18-19页
  2、社会连带论第19-20页
  3、国家亲权思想第20-21页
 (二) 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人性基础第21-22页
  1、未成年人犯罪的自然性第21-22页
  2、未成年人的易受环境影响性第22页
 (三) 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现实基础第22-26页
  1、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第22-24页
  2、我国实施暂缓判决的现状第24-26页
 (四) 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价值第26-30页
  1、符合社会防卫目的第26-28页
  2、符合教育刑目的第28-29页
  3、符合刑罚个别化要求第29-30页
三、域外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实践和效果评价第30-35页
 (一) 域外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实践第30-33页
  1、美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实践第30-31页
  2、德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实践第31-32页
  3、日本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实践第32-33页
  4、我国台湾地区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实践第33页
 (二) 域外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实践的效果评价第33-35页
四、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构建第35-44页
 (一) 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中存在的问题第35-38页
  1、暂缓判决在法律上的问题第35-36页
  2、暂缓判决在实践中的问题第36-38页
 (二) 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暂缓判决制度的构建第38-44页
  1、暂缓判决制度的适用原则第38-39页
  2、暂缓判决制度的适用对象第39-40页
  3、暂缓判决制度的适用程序第40-41页
  4、暂缓判决制度的考察第41-42页
  5、暂缓判决制度适用的法律后果第42-44页
结论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8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48-49页
致谢第49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我国涉外民商事审判实践中的法院地法倾向
下一篇:行政案卷制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