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导论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物流金融发展态势透视 | 第9-17页 |
一、物流金融的发展背景 | 第9-12页 |
1 中小企业日常面临的融资困境 | 第9-10页 |
2 物流银行作为融资途径的理论依据 | 第10页 |
3 选择物流银行作为融资途径的现实依据 | 第10-12页 |
二、国内物流金融发展现状 | 第12-14页 |
三、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 | 第14-17页 |
(一) 物流企业—银行—中小企业的三方模式 | 第14-15页 |
(二) 物流企业—中小企业的两方模式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物流金融运作模式认证 | 第17-27页 |
一、三方模式 | 第17-21页 |
(一) 三方模式中的博弈分析 | 第17-19页 |
(二) 银行从事物流金融的业务模式 | 第19-21页 |
二、两方模式 | 第21-23页 |
(一) 基于委托代理分析框架建模 | 第21-22页 |
(二) 结合道德理论风险模型分析 | 第22-23页 |
三、UPS的物流金融模式借鉴 | 第23-27页 |
1 UPS引入物流金融的初始阶段 | 第23-24页 |
2 UPS引入物流金融的主要方式 | 第24页 |
3 UPS资本公司的物流金融体系 | 第24-25页 |
4 UPS物流金融发展经验给予我国物流金融发展的启示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物流金融运行问题讨论 | 第27-30页 |
一、物流金融带来的风险问题 | 第27-28页 |
(一) 质押及单据风险 | 第27页 |
(二) 参与各方信用风险 | 第27-28页 |
(三) 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| 第28页 |
二、物流金融运行的效率问题 | 第28-29页 |
1 整体物流行业规范性不高 | 第28-29页 |
2 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水平有限 | 第29页 |
三、我国发展物流金融的制度环境问题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物流金融操作策略创新 | 第30-37页 |
一、优化物流企业的物流服务,以适应物流金融各方运作需要 | 第30-31页 |
1 提供物流网络优化设计服务,优化服务效率 | 第30页 |
2 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,共同规范运作 | 第30-31页 |
3 开展短期融资相关业务,打造两方模式 | 第31页 |
二、完善中小企业合作策略,与物流企业、商业银行默契配合 | 第31-32页 |
1 中小企业应当建立与商业银行的长期合作机制和长远利益关系 | 第31-32页 |
2 中小企业应当树立现代物流思想,与物流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关系 | 第32页 |
三、创新现代物流金融组织形式,改善“物流银行”外部环境 | 第32-35页 |
1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,正确引导现代物流金融机构实行全面创新 | 第32-33页 |
2 加快现代金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,整合现代物流金融运作模式 | 第33页 |
3 强化政府引导行为,加强财政政策的扶持力度 | 第33-34页 |
4 改善金融业的发展环境,优化现代物流金融生态 | 第34页 |
5 健全现代物流金融体系,建立现代物流金融风险的防范系统 | 第34-35页 |
四、建立三方纽带模式,使其相互关联并达成共赢的合作机制 | 第35-37页 |
1 以债权关系为纽带模式 | 第35-36页 |
2 以股权关系为纽带模式 | 第36页 |
3 人事渗透模式 | 第36-37页 |
结束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